2024年中考,來自上海的斯坦星球ideLab的學員劉同學以703.5分的高分成績脫穎而出,成功被上海牛校七寶中學錄取!
在校期間,劉同學曾榮獲上海市民辦復旦萬科實驗學校三好學生、優秀隊干部等榮譽,并在“莘光杯”閔行區中學生古詩文大會中獲得獎項。
全面發展且成績優異的劉同學,在科技創新領域同樣表現出色。
在斯坦星球孫大衛老師的指導下,她獨立完成的科技創新項目《基于病理癥狀識別的遠程智能看護裝置》在第37屆上海青創賽中斬獲了優異獎項。
▲基于病理癥狀識別的遠程智能看護裝置
一、科創項目靈感來源
劉同學的外婆獨自生活在老家,劉同學與媽媽非常擔心外婆會摔倒受傷但卻無人發現和救治。
在網上初步調研后,劉同學了解到,像外婆這樣面臨類似問題的老人不在少數,并且我國的老齡人口問題日趨嚴重,獨居老人安全問題迫在眉睫。這些老人大部分時間周圍無人照看,一旦發生意外,如: 摔倒、心臟病發作、腦血栓等,如果不能及時被人發現和得到治療,往往會耽誤病情,造成令人遺憾和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為想解決眾多獨居老人突發疾病無人照看錯過最佳救治時間的問題,劉同學便萌生了為獨居老人設計一款看護裝置的想法。
▲裝置最初的原理設想圖
基于此,劉同學設計了一款基于mediapipe的偏遠獨居老人心梗緊急情況檢測系統。
這款看護裝置的原理是:基于人體關鍵點識別捂胸口的典型動作來進行危險情況的判定,從而使更大程度上提高救治效率,保障偏遠獨居老人的安全與健康。
▲基于病理癥狀識別的遠程智能看護裝置
二、探究過程難點與裝置優勢
在探索項目的過程中,劉同學在網上發現有一款非常優秀的開源鍵點的定位mediapipe,它能實現實時人體關鍵點的定位,關聯效果非常好。
劉同學備受啟發:既然mediapipe可以精準識別人體各個關鍵點的定位與動作,那一定也可以識別出心絞痛的老人捂住胸口的動作。
于是,在斯坦星球孫大衛老師的指導下,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劉同學終于成功發明出了這款《基于病理癥狀識別的遠程智能看護裝置》,并在第37屆上海青創賽獲得優異獎項。
▲劉同學在調試測試裝置
在劉同學的不懈努力下,這款《基于病理癥狀識別的遠程智能看護裝置》優勢明顯:
【 優勢一:裝置檢測成功率高】
這款裝置通過攝像頭檢測心絞痛老人常見姿勢,對于心絞痛的常見姿勢檢測成功率達到了90%,檢測成功率非常高。
【優勢二:及時響應,報警迅速 】
裝置在檢測到老人異常后,能在1-4秒的時間內完成報警,最終達到解決獨居老人突發疾病因無人照看錯過最佳救治時間的問題。
劉同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款獨居老人緊急情況檢測系統得以推廣使用,可以守護更多獨居老人的安全與健康。
中考成績700分+,科研項目不僅獲獎,還成功“上岸”了上海牛校七寶中學,星球牛娃劉同學為眾多擁有科技夢想的孩子樹立了榜樣。
未來,斯坦星球將繼續堅持“為理解而教,為創新而學”的正確教育理念,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科技少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