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人們離不開“說明”。
2、比如:有一項革新成果要向別人介紹,有一種新產品要向別人推薦、一篇好文章要推薦給別人……這都離不開說明能力,即使在寫記敘文、議論文的時候,也常常要用到“說明”這種表達方式,當然就離不開說明能力了。
3、要寫好說明文,就要知道什么是說明文?說明文是通過作者對事物的特征、性質、狀態、構造、關系、成因、功能進行介紹、說明,或對事理的規律、本質進行剖析、解說,從而使別人明白的文章。
(資料圖)
4、說明文有三個顯著特點:即具有知識性,通俗性和條理性。
5、知識性,是就說明的內容而言的,“說明”是通過作者說明使讀者明白,因此,寫說明文必須“實事求是”、“言必有據”。
6、無論是說明事物或事理,都應客觀地,如實地進行解說。
7、通俗性,是就說明文的語言而言的。
8、人們常說,說明貴在一個“明”字。
9、這里的“明”就是指語言的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10、條理性,是就說明文的結構而言的。
11、由于人們接受知識按一定的認識過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而逐步深化的,所以說明文在結構方面,必須突出事物內在的條理性,“言而有序”。
12、在生活中,說明文是應用范圍很廣的一種文體。
13、你購買了東西,要了解產品特性和使用方法,需要它;廠家推廣產品,科研人員介紹新的創新,需要它;我們認識新事物,獲取知識也需要它。
14、所以無論在生產勞動中、科學研究中或一般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都經常要運用說明文來獲取信息、傳授技術、學習知識等。
15、那么說明文的文體特點是什么呢?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兼用敘述、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用以介紹事物、解說事理的文體。
16、它主要是介紹客觀事物的形狀、構造、性質、特點、成因、關系、功用,解釋事理的含義、特點、演變過程等。
17、因為說明文以給人科學知識為目的,所以它以客觀介紹為主,一般不表示作者的主張和思想感情的傾向。
18、同時說明文的語言必須簡潔、準確、明白,讓人易懂易解。
19、初學寫說明文的同學,往往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什么是說明的重點。
20、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分類,不同類型的說明文,說明的側重點和要求是不同的。
21、一般來說,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
22、那么,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呢?事物說明文是針對事物的實體性和具象性來作介紹的,是客觀地描述事物各個方面的特征。
23、它所說明的對象可以是動物、植物、建筑物、食品、書籍報刊等客觀存在的物。
24、當然,針對不同的說明對象,說明的側重點和順序是不一樣的。
25、只要我們了解了不同類事物說明文應注意的問題,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的。
26、比如說明動植物,一般是介紹它們的形態、生活或生長習性、成長變化的過程以及用途等。
27、說明建筑物,應重點介紹建筑物的外觀、特征、內部結構、布置、陳設的特點,以及位置、面積、功用等。
28、說明食品就應重在它的形、色、香、味方面。
29、而說明書籍報刊則重在介紹類別、特點、功用等。
30、事理說明文,是說明事物所呈現的某方面現象產生的原因、功能及原理,使用方法及構造特點,或者事物的演變過程等,是對事物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說明。
31、這一類說明文能使人們對事物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32、總之,事物說明文重在介紹事物的特征,而事理說明文則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質。
33、所以,屬于哪一類說明文,取決于說明的內容側重于其特征還是其本質。
34、當然,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在一篇說明文里需要將事物說明與事理說明兩種類型融為一體來寫。
35、如介紹工藝品,當我們先介紹它的種類、外形及精巧之處時,這是事物說明;而如果我們要進一步介紹它的制作步驟、制作原理時,這部分又是事理說明了。
36、又如寫日用品類,像家電,就可以先對其進行事物說明,介紹它的顏色、外形、功能、構造等,然后再進行事理說明,介紹它制作及工作的原理。
37、這一類說明文是兩者兼而有之。
38、但是不管哪一類說明文,都應該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來寫。
39、了解了說明文該寫什么后,還要注意合理安排說明文的順序,因為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
40、一般來講,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41、采用什么順序,主要取決于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
42、介紹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如計算機的發展,印刷術的發展,書籍的演變過程等,采用時間順序最容易表示清楚。
43、因為按時間順序寫,能夠顯示出事物發展的階段性。
44、采用時間順序來寫,各個階段的層次一定要清晰,每個階段的特點要鮮明。
45、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
46、采用空間順序來說明,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47、說明事理,可以用邏輯順序,因為它要說明的是事物的方方面面、事物的因果關系以及事物的發展原理。
48、采用邏輯順序,一定要交待清事理的內部聯系。
49、當然,在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就要動筆成文了,這時還要注意說明文的語言。
50、那么,說明文語言的特點有是什么呢?首先說明文的特點,規定了說明文對語言的要求。
51、因為它的主要目的是給人以知識,所以要用準確的語言來說明事物。
52、所謂準確,就是準確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
53、要求遣詞造句實事求是、恰如其分,既不模棱兩可,也不夸大或縮小。
54、比如在說明時間、空間、數字、程度等方面都要求能準確無誤。
55、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又是靈活多樣的。
56、主要可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57、平實的語言常常是直截了當地說明對象。
58、不描寫,不夸張,沒有弦外之音,像數學、物理、生物等教科書。
59、選用平實說明的說明文一般是以解釋科學原理,說明制作過程、步驟,或介紹建筑物等為主的文章。
60、適用于說明科學性及條理性較強的說明文,的是給讀者以理性認識。
61、生動的語言,常常用較形象的手法來說明事物,使被說明的事物具有生動性和形象性,易于引起讀者的興趣。
62、能使語言達到生動效果的方法有:1.使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性加強;2.現身說法,利用生活感受,可使文章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更添真實性和生活情趣,易于讓人接受;3.適當運用敘述和描寫,可使被說明事物栩栩如生,而不是枯燥無味。
63、采用生動語言的說明文大多是文藝小品和科普讀物,這類文章在給人知識的同時,又強調文章的生動性。
64、當然,在有的文章中,平實和生動是可以兼備的。
65、總之,說明文語言在準確基礎上,語言風格是可以靈活、多樣的。
66、當你掌握了要說明的事物或事理的大量的資料,又了解了寫好說明文的要點,這時動筆寫就會感到得心應手,毫不費事了簡單的說明文,能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運用較準確明白的語言,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征??“能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是要求在寫說明文時,能靈活地運用常用的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等。
67、下定義是用來揭示事物的本質,要言簡意賅;舉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分類別是將紛繁復雜的事物有條理地清晰地介紹給讀者;列數字是從數量的角度說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體生動地介紹事物的特點;作比較是將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點加以比較,突出被說明事物的主要特點;列圖表是指畫制圖表,分項分類說明事物的特點;作詮釋與下定義相似,只是語言的表述更詳盡和具體,有解釋的效果;摹狀貌是指運用描寫等的手段來介紹事物的樣子形狀和面貌。
68、各種說明方法綜合運用,恰到好處。
69、“運用較準確明白的語言”,就要求寫說明文要注意提煉語言,做到科學準確、簡煉易懂、生動具體。
70、說明文采用的語言一般有生動的語言和平實的語言,根據突出事物特點的要求,靈活處理。
71、在一篇文章中,語言風格要盡量保持一致。
72、??“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征”,要求寫一篇說明文要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體現事物的內在聯系,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順序和規律。
73、在說明文中,可以采用時間順序來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或工作流程;也可以采用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到外等等,來說明事物的結構與組成;或者采用邏輯順序,如從總到分、從具體到抽象、從原因到結果等等,說明事物的內在或外在聯系,使說明的事物的特點一目了然。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