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小學新進心理教師精彩“亮相”,引導學子珍惜生命
2021-11-11 15:18:13 來源: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
1
聽新聞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高新區以“創新教育、樂學高新”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總體目標,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也緊跟時代步伐,大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著力培養心理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期的第一學月,學校開展了新教師亮相課活動,南北兩區的兩位心理教師閃亮登場。

南區心理課程——勇做情緒的小主人

本次新教師亮相課,成都高新區芳草小學(南區)心理老師劉晶晶為五年級(5)班的同學帶來了一堂既減壓又有趣的情緒管理課——勇做情緒的小主人。梁艷副校長、教導處牟守斌主任、林文紅主任、彭敏和高夢琳副主任、教科室胡雪梅主任和部分老師聽課觀摩,課后及時研討。

小學高段的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不僅有著熱情奔放的活力,也容易出現“急風驟雨”和“閉鎖”的極端,情緒的偏差容易導致行為的偏差,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學會認識情緒、先知先覺管理情緒,讓每位學生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尤為重要。

本課最扣人心扉的活動是老師通過心理小劇場,讓學生學會合理溝通四步法:通過事實、感受、需求和期待這四步讓學生簡單有效地學習了在與他人的溝通中合理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通過練習生活中和學習中常見的案例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理解消極情緒對他人的傷害以及合理表達對自己的改變。

北區心理課程——My life《生命教育》

鄧寶蘭老師的課程以一只僅有一分鐘壽命的蒼蠅精彩的生命故事引發學生對于生命的思考——“生命有限,我要如何度過呢?”,她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歷給學生們,引導他們從關系、成就、愛好等多方面思考,寫下自己想要在生命當中去完成的事情。之后跳出現實的束縛,讓他們體驗魔法的魅力,讓他們自由分享“穿越”之旅,想去到自己生命的哪個階段,想去做什么?以此可以看出他們在意什么,鼓勵他們把握現在。最后,“我們都會面對生命的終結,我們希望留下什么呢?”鄧老師讓孩子們觀看名人的墓志銘,激發他們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嘗試寫下自己的墓志銘,更是把思考落到實處。生命有限,精彩無垠。人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改變它的寬度、高度和深度。最后,鄧老師鼓勵學生珍惜生命,把握現在,創造自己獨特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故事。

生命教育不是一次課就可以說清楚的,需要定期做專題和學生一起探討。看到學生們寫下的“to do list”,仿佛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努力成長著。看到他們稚嫩的筆觸寫下沉重的墓志銘,卻也飽含很多的深刻與意義。

大部分的孩子寫下的內容都很積極正面,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寫的內容比較悲觀一些,比如一直單身、不結婚、不生孩子等。這些愿望的背后是社會還是家庭帶來的消極影響呢?很多來咨詢的孩子背后都是爭吵、離異的家庭。也有很多孩子沉迷網絡,受到很多不良資訊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遠!

“雙減”政策下,老師需要做的是成為孩子情緒的支持者,讓教育回歸本質。通過創造性的課堂活動,激發孩子們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啟迪心靈、健全人格,使他們在成長中追求“靈魂的卓越”,而不是淪為考試機器、高分低能者,也讓孩子可以放下焦慮和不安,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作為心理老師唯一且重要的目標。(彭魯湘 通訊員 鄧寶蘭 劉晶晶)

“雙減”之下,芳草小學,新進心理教師,精彩“亮相”,珍惜生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