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是奮發上進的季節。走進四川天府新區第四小學,四年級數學組的老師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在“五段”課題的引領下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呢?
首先,王興琪老師帶領著四年級3班的孩子們,先回顧關于“觀察物體”我們已經學習過什么?將已學知識體系進行結構化建構。
在教學過程中,王老師充分利用教具學具,讓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驗證。在動手操作中,學習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和在方格紙上畫出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圖形。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促使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第二節課由黎靜老師和四年級1班的孩子為大家帶來《你說我搭》。本節課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等特點,主要采用觀察法和動手法進行教學。黎靜老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生在根據指令搭物體時,是通過指令想象物體可能的形狀,并根據指令逐個進行排除,最終搭出對方所描述的立體圖形。這種集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于一體的具體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還發展了他們的空間想象、合情推理能力。
課后,兩位老師對自己課的設計意圖和授課后的反思和大家進行了交流。
聽課的老師們也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經驗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皮燦老師說:“老師的提問、追問精準,環節過渡自然,層次清晰,而且兩位老師都很重視學習策略的結構化。”黃蓉老師說:“可以讓學生先提出猜想,然后再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猜想去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宋佳老師建議:“在處理第二個環節時,可以先讓學生在頭腦里面想象看到的圖形,然后再讓學生搭一搭進行驗證,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教師教育研究院副主任、數學教研組長周長秀老師也提出:“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緊緊圍繞核心概念來進行思考,多維度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來促進空間觀念的培養,同時老師們還要思考自己的課堂組織形式,又好玩、又有深度的數學課堂是我們追求的最佳狀態,課堂上要讓學生敢于質疑、大膽互動,需要日常課上就進行開放式教學的引領,成為常態,才能更好的讓學生的辯證思維發展。”
學校辦學顧問、四川省特級教師孟潤吉肯定了兩位年輕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嫻熟,對教材的研究也很深入,同時在課堂上能夠看到兩位老師有課改的意識,也有對“五段”課題的深入理解。
基于兩節課例,孟老師就怎樣培養小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問題給老師們提出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指導。就空間觀念而言,大家首先要思考“什么是空間觀念?”在充分理解它的概念內涵的基礎上,繼續思考“如何做才能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老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這兩節課通過了“看、搭、畫、想”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無涯,研不止。每周三的教研活動是不同年級組之間交流經驗、取長補短的相見;是不同老師之間擴大視角、融合優勢的機會。依托教研活動,天府四小的數學老師們互相促進,協同生長,未來可期!(魏雅莉)
如何培養學生空間能力,天府四小,數學組,“研”之有道標簽: 如何培養學生空間能力 天府四小 研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