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文:以賽促研,怡心第一實驗學校“明日之星”展風采
2022-12-21 09:46:55 來源:成都市雙流區怡心第一實驗學校
1
聽新聞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新課標”要求,進一步推進學校“溫暖”課程建設,促進教師隊伍梯隊發展,從11月開始,成都市雙流區怡心第一實驗學校各年級教研組開展了“明日之星”初賽的評審與推選,符合要求的青年教師人人參與獻課。通過組內競選,最終推選出11名教師進入校內決賽。12月15日、16日,校內決賽在學校多功能廳拉開序幕。

小學組

美術組梅琴老師執教《多彩的拉花》,梅老師以“元旦節即將到來,福兔邀請同學們裝扮校園”為情境導入課堂,以視聽結合的課件,讓學生自己觀察和制作拉花。


(資料圖)

在梅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積極性高,制作的作品生動有趣、美輪美奐。

語文組羅霞老師執教《敕勒歌》,羅霞老師一開始就創設出有趣的情境,通過唱兒歌、坐上火車去旅游貫穿整堂課,讓孩子們整堂課都置身于“大草原”情境中。

羅老師自身文化底蘊深厚,范讀頗有激情,她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游。學生置身其中,深刻領略著古詩作品的形象美。

體育組鄧秋林老師帶來《我是小小解放軍》,鄧秋林老師通過以跨學科為主題的情景式教學,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體驗感。

學生通過學習軍事戰術動作中的低姿、側姿、高姿匍匐前進,用跳、跑、爬等基本動作通過障礙,用投擲壘球模擬解放軍投擲手雷等方式,強化了自我的動作意識,發展了基本運動技能。

數學組王穎老師執教《生活中的搭配》,王穎老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服裝搭配”“食物搭配”“路線搭配”層層遞進,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到搭配方法的多樣性,感悟到有序搭配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體驗到符號表示搭配方法的簡便性,培養了學生的符號意識。

數學組劉宏老師帶來“長頸鹿與小鳥”情境教學,劉宏老師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借助有趣的童話情景帶領學生一步一步邁向深度思考,發現蘊藏在其中的數學規律。課堂上的三個問題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回顧除法問題的基本方法,發展了學生的推理意識及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信息搜集和分析問題能力。

語文組陳奕璇老師執教《比尾巴》,陳奕璇老師創設“比尾巴大賽”的情境,以“誰是最佳裁判員”的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比賽中通過多種識字方法學會識字,多種朗讀方式理解課文,進而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陳老師的課堂實現了自評和互評的巧妙結合,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并掌握了學習方法。

英語組馬倩老師執教《Module 7 Unit 2 I go by train》,馬倩老師通過深度挖掘教材信息,結合立體而清晰的板書,緊扣新課標所倡導的英語活動觀,帶領孩子們學習了他人的假期以及所選擇的交通工具。

馬老師以自主選擇、自主探索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圍繞問題開展教學,學生在其指導下設計了自己的“Family Trip”,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

初中組

綜合組劉攀老師執教《升華和凝華》,劉攀老師以實驗呈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對陌生的升華、凝華現象進行直觀體驗。整堂課生動活潑,學生們樂在其中。

語文組陳姣老師執教《天上的街市》,陳老師通過對詩人、創作背景的介紹導入課堂,再以范讀、共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悟詩歌的美,理解詩人和詩心。陳老師的課堂生動詮釋著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遇,都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詩心和初心。

賽場上,老師們以獨特的教學風格各展其才,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和教學情境,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評委們對參賽的教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最終評選出7名教師代表學校進入區級決賽。

本次賽課活動,為學校教師的成長搭建了平臺,提供了跨學科交流學習的機會,激勵著教師們取長補短、深入教學研究,進而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能力。“明日之星”冉冉升起,“溫暖”課程深入怡心!江蕾 通訊員 鐘春梅

成都市雙流區怡心第一實驗學校,賽課

標簽: 成都市雙流區怡心第一實驗學校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