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深入開展“青少年陽光體育健身活動”,磨礪學生意志,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吃苦精神,領略春天美景,感受鄉村巨變,陶冶學生情操,并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保護環境教育,3月22日,淅川縣荊紫關鎮第六中心小學開展了“親近自然、磨練意志”往返20公里遠足活動。
當日早上八點,淅川縣荊紫關鎮六小校園內紅旗招展,全體師生精神抖擻,整裝待發。校長陳智龍對全體師生進行遠足動員,重點進行安全、文明、守紀、環保、抗挫折教育。隨后,遠足隊伍浩浩蕩蕩出發,同學們以班為單位,喊起了本班的口號,唱起來嘹亮的紅歌,一路上飽滿的精神,整齊的隊伍,文明的行為,展示了荊紫關六小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引來了沿路群眾的駐足贊嘆。沿途師生觀看到路邊河南及陜西兩省新農村建設成就,紛紛贊嘆鄉村的巨大變化,深為祖國驕傲。經過二個半小時10公里的行程,到達陜西省商南縣湘河鎮月亮灣新村社區附近,在丹江河畔的沙灘上,以班為單位開展了早有籌備,異彩紛呈的娛樂活動。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痹谀康牡兀靼噙M行了放風箏比賽之后,進行了野外簡易午餐,之后有的班級開展唱紅歌、講故事、讀書交流會,有的班級進行搶凳子、跳袋子、背古詩詞競賽等文體活動,加強了同學間的聯系,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下午兩點,各班集合,德育主任王富強進行了簡短總結,強調了清理地面,注意環保,以及返回安全事項,然后全體師生原路步行返回學校。
荊紫關六小本次遠足活動是對意志力的磨練教育,在活動中,學生有興奮感、新鮮感,但在“精疲力竭”時往往“叫苦連天”、“怨聲載道”,完全忘卻了遠足活動的真正意義,當老師對學生加以種種“事實”鞭策鼓勵時,學生又“恢復”了元氣繼續趕上行列。因此,對學生要多加以“苦”的教育,方能讓學生珍惜“甜”的果實,作為教師和家長要加強引導,才能使學生學會透過“霧中看花”實現自己的“錦繡前程”。
(通訊員 胡航 供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