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農舍帶著賽車去練習 60人團隊上演 “速度與激情”
2021-10-26 14:22:00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1
聽新聞

轟鳴的引擎,飛揚的塵土,一騎絕塵的速度,榮耀的獎杯……在此前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上,武漢理工大學兩支巴哈賽車隊均獲國家一等獎。作為賽車的設計者、制造者、駕駛員,在一年的備賽時間里,他們過上了精彩的“飛馳人生”。

自制零部件親手裝賽車

“這是我們設計的初稿,這是修改一稿,這是二稿、三稿……”該校燃油巴哈賽車隊隊長王奧奇向極目新聞記者展示了賽車設計圖紙,他說,造好這兩臺車,大家花費了無數心血。

王奧奇說,這個比賽要求大學生參賽車隊按照賽事規則和賽車制造標準,在規定時間內,使用同一型號發動機來設計與制造一輛單座、發動機中置的小型越野車。

瞄準這個目標,去年10月該團隊開始著手設計賽車。每一版設計圖紙修改完,電氣組、動力傳動組、懸架組和轉向組等各組都會進行交流,不停完善方案。開始造車后,除了發動機和減震器,他們自己設計和制作了其他零部件。“單說制作車架,我們就花了十多天,把鋼管加工成彎管,再根據圖紙進行切割、打磨和焊接,在工作室一呆就是一整天。”該團隊車架組組長王彬介紹。

分組制作完成后,便進行按圖組裝。今年6月,他們見證了自己的賽車的誕生。

住農舍帶著賽車去練習

賽車做好只是第一步,車子跑得快不快,安不安全,還需要進行大量實驗。今年7月起,燃油巴哈車隊和電動巴哈車隊帶著賽車在武漢各種路面做實驗測試,檢測賽車的可靠性、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等,維修工具和零部件是“跑車”時的必備,以隨時進行賽車的維護和檢修。

7月20日,他們把燃油巴哈車和電力巴哈車都帶到武漢市郊進行15天實驗測試。學生們圍繞著深坑和大石頭畫出跑道,訓練中有各種大水坑、大石頭、土坡、土堆等,以模擬比賽時的地形。沒多久,果然出了問題,一次賽車行駛中四驅系統發出異響,檢查后發現是減速器中的一對錐齒輪壞了;還有一次,懸架斷了。但每次出問題,大家都很高興,他們說“這樣才能更了解賽車,累積經驗”。

為了跑好車,大家輪班住附近農舍,值夜守車。集訓結束后大家都曬黑了一圈,“臉也黑,身上也痛,但大家都覺得很有收獲。”電動巴哈車隊隊長鄧世平說,返校后兩支隊伍都繼續實驗,在學校的空地訓練。“實驗和造車過程中,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對于《汽車構造》《汽車拆裝實習》等專業課程知識內容有所鞏固,非專業學生也對汽車有了深入了解。”團隊指導老師張一鳴介紹。

五天激烈角逐獲佳績

“這次比賽持續了5天,每天都有很豐富的比賽內容,同學們能拿到兩個一等獎很不容易!”該團隊總教練、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教師田哲文介紹,此次賽事由多種靜態項目與動態項目測試構成,其中,靜態項目包括技術檢查、賽車設計、成本與制造等;動態項目包括爬坡賽、操縱賽、耐久賽。

對學生們來說,最難的是耐力賽——燃油巴哈耐力賽從早上9點開賽,一直持續到下午1點,期間燃油巴哈賽車需要在復雜的3000米越野賽道上跑圈,以圈數決定成績。“首先是賽道十分難跑,其次是90多輛賽車一起跑,相互有影響。這4個小時里,必須要繃緊神經。”田哲文說。

作為第一個發車的車隊,該團隊的賽車在開始2小時表現十分優異,此時,團隊收到車手反映,稱車輛的后艙出現異響,擔心傳動系統出現問題,團隊馬上聯系車手,讓他將賽車駛入維修區,團隊7人維修小組則飛奔去修車。最終燃油巴哈賽車團隊以31圈,第二名的成績完賽。

經過為期五天的激烈角逐,該校兩支巴哈賽車隊均獲國家一等獎,其中,電動巴哈賽車隊E3斬獲電車組總成績冠軍,燃油巴哈賽車隊U23在本科組傳統強隊中脫穎而出,獲得總成績亞軍并刷新最好成績。兩支車隊共獲單項獎7項,為參賽學校中單項獎獲獎數之首。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