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當“學生”巧手扎染,玩非遺迎新年
2022-01-20 15:09:06 來源:四川教育在線
1
聽新聞

回首千年之美

扎染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極富有美感,具有其他工藝無法達到和代替的特殊美。傳統手工扎染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制作工藝簡單、容易產生極強的吸引力,對教師發現美和創造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藝術修養,2022年新春來臨之際,博悟少年非遺勞動綜合實踐基地(青羊區中小學生非遺勞動技能教育實踐中心)帶領青羊區天府幼兒園集團教職工,以扎染為主題開展非遺技能團建活動。

暈染千年之美

首先,非遺傳承人謝寶高老師為大家講解了草木染,真正的草木染是借助草木本身的力量,順應自然四季變化,依節令時行事,染出來的顏色溫和而且具有生命力。

了解了扎染的歷史和文化,老師們已經按耐不住想嘗試和操作的心,在謝老師仔細介紹了扎染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之后,老師們興致勃勃地開始制作起來,開啟了扎染的創作之旅。

前行接棒傳承

大家用棉線、皮筋、麻繩、夾子等把玩偶布料扎結出各種形狀。或用小皮筋將玩偶布料進行不同形式的捆扎;或將布料擰成麻花形再折疊;還有的將圍巾彎曲成花朵的形狀。變換出不同的花紋……想象設計著喜歡的獨特圖案,不斷嘗試創新,感受用不同的扎染方法所呈現的神奇效果。

在染色過程中,被捆扎的織物受到輕重、松緊不同的壓力,被色漿浸滲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產生深淺虛實、變化多端的色暈,染成的圖案也神奇多變,色澤鮮明。

非遺未來可期

通過老師們精心創作,來到了最激動人心的作品展示環節,由于扎結的外力作用和每個人綁法上色的不同使得布料染色不均,拆除扎線后,每個人的作品出現了意想不到和獨一無二的花紋,精美程度大大超出自己的想象,大家對傳統工藝的神奇魅力贊嘆不已。

通過本次活動,老師們對“扎染”的文化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表示將會在今后開展扎染活動時,運用本次學到的理念與方法更好地指導幼兒,同時將美與技能、勞動創作的快樂帶給孩子們,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子。(李林)

老師當“學生”,巧手做“生肖”,玩非遺迎新年

標簽: 老師當“學生” 巧手做“生肖” 玩非遺迎新年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