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煙外曉寒輕,金堰杏壇春意鬧”。為了加快推進金堰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為根本目標,強化“以學為本”觀念,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成都市“常青樹計劃”東部新區張耘學監、李廷福導師、張福全導師指導下,東部新區金堰學校張耘導師工作室全體學員展開了熱烈的教改研討課展示活動。
2022年2月21日,張耘學監、李廷福導師、金堰學校李顯文校長,劉紹文、李軍昌副校長以及全體中層干部、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齊聚學校會議室,召開了“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教改研討會。李顯文校長詳細介紹了學校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現狀和實施步驟,并指出導師的到來正是一場及時雨,動員教師們要充分借助“常青樹計劃”導師團隊的力量,著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將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落到實處。張耘學監和李廷福導師就金堰學校教學改革的認識和具體實施措施,給七位學員們進行了全面指導。學員們認真聆聽積極思考,著手準備自己的教改研討課。
2022年2月22日至3月2日,乘著春風,在導師們的指導下,學員們陸續提供了教改研討課。小學語文組學員廖翠平老師,依托智慧課堂“慧學,慧思,會做”的教學理念,以“引導自學——合作互學——探究展評——拓展總結”的流程進行課堂教學轉變的第一次嘗試。緊接著初中數學組學員辜蘭英依照學校提出的“勤慧課堂”思路,結合學生實際,按照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展評、拓展總結等幾個教學環節的要求,恰當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問題驅動方式,引導學生對同底數冪的除法進行發現式學習,因而學生對規律的形成有了深度體驗,獲得了正確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語文組學員宋玉敏,在初三的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恰當的設計了學習任務,利用任務驅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并應用多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感知知識----掌握方法----創作賞析。在這樣學習活動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語文組學員賀希閱執教了二年級下冊語文閱讀課《千人糕》。小學數學組學員蔣函穎執教二年級數學方向與位置單元《辨認方向》一課。課上,兩位教師均以“復習導入——自學生字—合作學習——‘說一說’展示”的流程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學習主體。他們利用班級優化大師作為教學輔助,整堂課在恰當的學習任務驅動下,引導學生分小組自主思考,充分合作、大膽表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英語組學員張琳和楊若蘭老師分別就閱讀課和寫作課做出了嘗試。張老師的閱讀課教學中,從跟聽閱讀入手,幫助學生發現閱讀單詞的發音錯誤,并使學生及時糾正了錯誤。之后,利用任務驅動教學,引導學生歸納段落大意,目標得以達成。楊老師的寫作課教學中,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切實落實單元目標要求,學生初步完成了寫作任務,并基本達成了目標。
課后,“常青樹計劃”東部新區張耘學監,李廷福、張福全導師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教改研討活動中。這七堂課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上激起了老師們一些思考,例如:怎么樣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深度參與課堂學習來;如何利用教學策略,才能有效發揮老師們的引導作用等。老師們就聽課情況進行了熱烈討論,對“基于(雙減)背景下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探究課”的展示,老師們一致認為課堂教學需要有實效,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急需改變,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勢在必行,以學為主的小組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方式,讓老師們看到了一條可行路徑。“常青樹計劃”導師們就老師們在課改在遇到的問題及困惑進行了解讀指導,對今后如何開展“基于(雙減)背景下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教學方式進行了具體指引,對老師們努力踐行“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所取得的進步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老師們大膽放手,適時引導,給學生多一些展現自我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常青春雨潤金堰,課改融融杏壇新”。“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金堰學校全體老師正在努力的方向。成都市“常青樹計劃”東部新區的導師團隊“老驥伏櫪”,不吝賜教,積極助力學校全面發展。(李林 通訊員 宋玉敏)
標簽: 四川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