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亞名師成都五校工作室專題研討活動在新源學校舉行
2023-03-29 09:39:38 來源:成都高新新源學校
1
聽新聞

春光溫潤送花香,新源師生迎高朋。3月22日,全國自主教育聯盟吉春亞名師成都五校工作室專題研討活動在成都高新新源學校舉行。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跨學科學習,構建自主理念下的向陽花趣真語文課堂”。

蒞臨本次活動現場的領導和專家有全國自主教育聯盟專家顧問,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北京市第一批正教授級中小學特級教師,兼北京師范大學育齡童國學教授吉春亞老師;全國自主教育聯盟副主任、成都共同體秘書長、原成都玉林中學附屬小學危曉玲校長;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基礎教育部副部長、專職教研員瞿風老師;成都高新大源學校李鳴校長、眉山天府新區第一中學校長李元輝、成都市武順街小學葉曉燕校長、達川區管村鎮中心小學唐茂林副校長。參會的還有成都高新濱河學校、成都市玉林小學、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分校教育集團、成都高新新科學校、成都市高新區新光小學、成都高新區尚陽小學、成都東部新區福田學校、眉山天府新區第一中學、廣元市八二一中學、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學校等十余所學校的老師們。


(資料圖)

主持人

會歌奏唱暖心窩

“我們一起追逐陽光,自由生長,愛圍繞你我,就會飛翔……做自己,向善向上。”藍婷老師及口風琴社團、合唱團的孩子們向在座的老師們傳達著新源的熱情,合唱自主教育聯盟會歌《在一起,做自己》。這歌聲像是一聲問候,更像是一種宣言,昭示著全體自主教育聯盟學校“在一起,做自己”的自信。

校長致辭表初心

成都高新新源學校岳聰副校長致辭。他代表全校師生對嘉賓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歡迎。他強調推動學習方式變革,探索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是當前我國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新源學校將立足“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探索”專題,強調學生綜合應用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高階思維的發展,不斷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精神食糧和身體動能。在岳校長熱情洋溢的致辭后,研討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課例呈現展風采

隨著“地球村”的距離越來越近,實際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需要跨學科的思維和能力。新的課程方案中提出,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語文老師來說,這是一個新目標,也是一個新挑戰。

新源學校張艷艷老師和四年級3班的孩子們帶來跨學科課例《琥珀》

新源學校的陳柳老師和一年級4班的孩子們帶來跨學科課例《自然界的天氣翻譯家》

成都市玉林小學孫揚老師和二年級1班的孩子們帶來跨學科課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學評議顯高度

議課環節,是自主理念下的對話,體現的是觀課者對課堂的重構,也體現獻課老師的反思。全國自主教育聯盟吉春亞名師成都五校工作室的8位弟子對三堂課給予高度評價,也提出其他學科進入課堂的方式、時機、意義等,并就跨學科學習在平時的教學中怎么落實進行了深入研討。

成都高新區小學語文教研員瞿風老師作點評。瞿老師指出跨學科學習最終指向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老師們應該放手給學生,讓他們有更多的空間去學習去探索。最終教師們還是應該立足語文課堂,實現多學科的融合。瞿風老師的指導,不僅為學校自主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研指明了方向,也為跨學科學習探索提供了目標與清晰的路徑。

大家引路增信心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北京第一批正教授級中小學特級教師吉春亞老師帶來課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她緊扣跨學科學習的特點,設置情境任務——我是華夏文明傳承人之名畫介紹,帶領孩子們走進《清明上河圖》,她的語言溫婉如玉,組織孩子們通過朗讀文段、觀看畫面、視頻、想象等方式提取關鍵信息、列提綱、品味語言,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任務單,最后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展示匯報,學生的成長可見,表現可圈可點。整節課如行云流水,聽課老師意猶未盡。

吉老師以一場精彩的專題講座《任務群下跨學科實踐活動案例初探》,為與會老師分享了跨學科學習的路徑和方法。她從今天上午的三堂課引入跨學科學習,講解了課標中對跨學科學習的要求以及教學提示,更以生動的案例呈現具體的操作方法。吉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娓娓道來的講座,為跨學科學習教學指明了方向。讓老師們在吉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在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發展、創新的路上更進一步。

研修匯報行愈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師父的帶領下,徒弟們也努力奮進。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分校的唐瑋麗老師、成都市武順街小學的游莉老師、成都高新大源學校的黃敏老師分別匯報這一年多來的成長印記,思考、踐行、反思,一路走來,都有別樣風景。

一天的研討活動,讓老師們感受到了跨學科學習的意義和價值,也引發著大家對跨學科學習更深入的思考。研討活動雖然落下帷幕,但學習探索并未停止。路雖遠,行將至;事雖難,做則成。(江蕾)

吉春亞名師成都五校工作室專題研討活動,新源學校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