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立冬是冬天的開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之一,11月7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對于節氣背后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讓民族文化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邵家嶺中心小學開展了以“了解立冬節氣,關注防疫與安全”為主題的節氣教育活動。
立冬,意味著冬季的來臨,它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由于太陽直射點直射南回歸線,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而過了冬至,北半球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冬天季節,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收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民間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地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立冬,氣溫下降明顯,人們極易外感風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人們應該在生活上做適當調整,學生們也應時刻關注天氣,做好防疫工作。
早上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機會,值周老師張安平給學生們宣傳立冬的來歷和習俗以及冬季防疫工作的注意事項。如:1.每天上學前,在家里量好體溫,家長與學生全程佩戴口罩。2.進校園與同學相隔一米。3.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掩住口鼻,包好扔進垃圾桶。4.飯前便后,接觸動物后使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
深耕節氣課程,讓傳統浸潤童心。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不僅了解了立冬的來歷和習俗,明白了我們現在過立冬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還了解了防疫注意事項。
(通訊員 席靜靜 供稿)
標簽: 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