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二十四節氣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近日,漯河市郾城區太行山路小學持續開展了“節氣課堂”主題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走近二十四節氣,了解其風俗文化,感受其傳統文化的內涵,努力實現以二十四節氣浸潤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為了讓所有同學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歷史和由來,學校為學生精心準備了相關知識鏈接,按照對應節氣準時共享到各年級班級群。同學們通過觀看微視頻,學習相應民風習俗以及諺語詩詞,更好地了解了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和規律,更深刻地體會了二十四節氣在古代農業生產中發揮的極為重要的作用。
太行山路小學副校長田春霞表示,節氣課堂的開展,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全面地了解相關節氣的民間習俗,讓孩子們在親身經歷的同時,拓展相關知識,了解相關歷史,激發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對學習傳統民俗文化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
(通訊員 田向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