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行后,無疑為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有利契機。豐富閱讀生態,激活閱讀能量,成為學校、家庭、社會的共識和努力方向。學生該讀什么樣的書,該怎樣讀書才能增長才智、培養氣質并作用于社會呢?璐瑤媽媽表示,對學生來說,只有讀經典名著,從經典中接受文化熏陶,培養精神氣質,才能突顯閱讀的質量與使命。
“名著,是很有價值的,但很多時候,孩子們并不喜歡讀,他們喜歡的是漫畫書、小人書之類的,幽默風趣的故事更讓他們青睞。”璐瑤媽媽說。看到董卿,你也許能明白,為什么要讓孩子讀名著。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曾說:“閱讀經典是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大量閱讀是孩子學習的最佳途徑,無論知識積累還是素養培養,尤其是經典的閱讀。那么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經典名著,使孩子們能更好地吸收到經典的精華,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呢?璐瑤媽媽認為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是名著的挑選,適合的名著讀起來會事半功倍。璐瑤媽媽認為,作為家長要學會幫孩子選名著。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并將家長認為孩子必須要讀的、有價值的,結合在一起。孩子閱讀名著的過程,才能達到有價值地學習的目的。
比如讀《魯濱遜漂流記》時,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一個人遭遇困境而無人解救,就必須學會樂觀地去改變現狀,而這需要像魯濱遜那樣有驚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讀《三國演義》時,應知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目標、懷博大寬厚的愛人之心、明真誠坦蕩的交友之道,成為一個正直、坦蕩、明智的人……
其次是與孩子一起閱讀,一起交流,促其更好地吸收。孩子不是一開始就會主動愛上閱讀的,尤其是經典名著,但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經典名著中的故事。作為家長我們要從小引導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就像訓練孩子學習說話、走路一樣,需要家長一步步地耐心引導,有時候還需要作示范,成為孩子的榜樣。
家長可以和孩子成為值得信賴的書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和孩子一起閱讀,互相鼓勵;遇到生僻字,可以比賽看誰查到的多、快、準;遇到難理解的情節,不妨放下大人的姿態,和孩子一起走進故事的情景里,通過角色扮演促進內容的領會。這樣的親子閱讀,不但能夠增加孩子對名著的興趣,更增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交流的話題,使孩子與家長之間思維碰撞,互相理解,有利于減小代溝,給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再次是勞逸結合,有獎有罰。璐瑤媽媽表示,孩子也不能一直看名著,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相關故事延伸、有意義的電影、有趣的漫畫書、家庭辯論賽、有趣的戶外活動等,這樣才不至于使孩子感覺單調乏味和產生排斥心理。
有獎有罰,就是可以給孩子布置閱讀任務,完成的難度小一點。完成情況優秀的給予獎勵,沒有完成的則給予小處罰,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與自制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最高級的保養品不是昂貴的化妝品,而是世界經典名著。經典作品的閱讀是值得我們和孩子一起去細細品味的,家長應引導孩子靜下心來閱讀和思考,收獲讀書的樂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