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如何讓教育減負不減質,成為關注的焦點,也是一線教師著重關心的問題。本學期,成都高新新源學校低段英語組嘗試的英語作業設計,為這一矛盾的解決提出了一些思路。英語作業設計采用了“興趣+知識”的模式,即減少機械抄背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及負面情緒,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作業的完成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思維力以及創造力。
堅持聽讀,創設家庭學習英語環境
小學階段的英語作業,特別是低年級的英語作業應以聽讀為主。學生在每天的聽讀中養成良好的聽讀習慣,并能培養出正確的語言語感、語調和語音。在每天聽讀的同時,學生的家里也相對形成了一股學習英語的濃厚氛圍,創設了英語學習的良好環境。
興趣出發,設計趣味性的實踐作業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源泉,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能吸引學生主動去學、自主去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處于學生的角度去想,把學生感興趣的畫一畫、演一演等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
開發資源,體會雙語不同語言魅力
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充分開發課堂內外的資源。如在進行英語書法練習時,可以與英文詩歌鑒賞結合,引導學生觀察詩歌的特點,并與中文詩歌進行對比,體會不同的語言特色。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力的過程。布置有效作業,是實現“提質減負”的一個重要切入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當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多探索、多思考、多體驗。(江蕾)
雙減,新源學校,英語作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