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晚10點,東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師柳秀梅剛上完課便收到教務處緊急通知:明日起所有課程改為線上授課。雖然消息來得突然,但她沒有一絲匆忙和慌亂。第二天早8點,她的“C語言程序設計(理工類)”這門課的云端課堂便如期開課。
從線下到線上的無縫切換,得益于前不久學校發布的《東北大學2021-2022學年春季學期開學期間疫情防控教學工作安排應急預案》。在這份預案里,東北大學提出按照“一院一策、一生一策”原則,針對本科教學中的理論教學、課程考核、實踐教學、培養方案、畢業、教學保障等核心環節做出調整預案,努力做到本科教學服務保障面向全體師生,一個人都不能少。
新常態:“云端課堂”與線下課堂無縫對接
3月15日,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關部署,東北大學教學活動全部轉為線上進行。在線教學首日,共開出本科生課程680門,688門次,上課教師495人,學生37823人次,開課率為98.55%,其中理論課開課率為100%,開課576門,584門次,上課教師453人,學生34308人次。實踐課開課率為91.23%,開課104門,104門次,上課教師46人,學生3515人次。
線上線下,隨時切換,東北大學任課教師從容應對,無縫對接。這背后是東北大學本科教學方案頂層設計及體系運行機制的有效建立和本科教學管理協同聯動機制的高效運行。
疫情以來,東北大學始終秉持“課堂就是一線”的理念,堅持“科學研判,超前布局;協同聯動,主動作為;平戰結合,創新求變”,實現了在線教學由“新鮮感”向“新常態”的轉變,做到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東北大學教務處總結研判,制定疫情防控常態化教學工作預案,建立了因疫情原因調整課堂、考試等工作的常態化工作機制。為確保因疫情無法返校學生能夠如期上課,東北大學教務處完成了2個校區11個場館322間多媒體教室的設備安裝和軟硬件調試工作,順利保障新學期開課當天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3月,東北大學在線教學臨時工作群組建,19個教學單位的48名教學管理人員嚴陣以待;課程上線后,對在線教學、資源平臺保障、實習實訓、畢業論文、質量保障等涉及本科生學習的每一環節做出精心部署。323位教師在線開課374門,涉及學生21436人次……東北大學本科教學一線所有人員經受住了重重考驗,“護好每一堂課”,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
新基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3月15日至16日,東北大學在“雨課堂”注冊教師869人、注冊學生8700人、覆蓋班級145個;校內BB教學平臺注冊教師2277人、注冊學生36520人。“雨課堂”平臺和BB教學平臺承載了在線教學活動平穩開展。
東北大學教務處始終堅持“五三”驅動,持續推進“教學信息數字化”和“平臺系統智慧化”,努力打造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新形態,確保平臺保障基礎扎實穩定。該平臺經過6年建設,學校智慧教學環境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學校建有多媒體公共教室322間、智慧教室31間、白板教室60間、錄播教室100間,能夠完全實現課堂教學實時錄制、直播和點播等功能。在校內成立11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新建校級實習基地22個,總數達26個,全面開啟本科生實習實訓的校內校外雙循環模式。
據介紹,東北大學教務處將技術“新基建”作為本科教學“新基建”的重要抓手,加快提升教學支撐能力,從管理機制、軟硬件條件上確保線上線下教學隨時切換,努力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新的教學形態和人才培養范式。
新風尚:妙招絕活與獨門絕技層出不窮
疫情為師生帶來諸多問題與困難,但線上課程、云端課堂也承載了師生們對教與學的熱愛和對本科教學的共同記憶。線上線下隨時切換的本科教學新風尚下,老師們更加投入,備課和答疑時間翻倍增加,隨時“秒回”同學們的各類問題,妙招絕活與獨門絕技層出不窮;同學們把對傳統課堂的想念、師生切磋的期待,轉化為更大的學習熱情和更強的奮進力量。
教師邵新慧的《數值代數》,板書密密麻麻,學習資料詳盡翔實,騰訊白板和教學課件自如切換……透過電腦屏幕,學生們依然能感受到師者仁心的溫暖。
多種手段交互使用、課堂彈幕、課堂投稿、課堂提問、多屏互動、實時連麥……教師孫靜的《電工學》云端課堂,多點齊發,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次數高于線下教學。
線上線下,課堂內外。初春三月的東北大學在線課堂上,那些春風化雨的美麗身影,那些教學相長的感人故事,繪就了東北大學本科教學最美的風景線。(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劉玉 通訊員 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