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馬伊琍有一種本領。
她可以把各色美女,不管是溫室里的菟絲花,還是野生紅玫瑰;
是懵懂、瘋批還是 800 個心眼子,都演成我們隔壁家的花大姨。
穿搭花里胡哨,一嗓子呱噪。下巴抬到 45 度,夾眼皮瞧人,或者干脆翻白眼。
也熱情,嘰里呱啦的,總擺出 " 見過大世面 " 的款兒,摻和親戚里道的事。
主打一個又好心又看不起人。
像她新演的鄭東霓,原著里一個三分神秘,三分涼薄,三分脆弱,艷光四射里夾著支離破碎。
到了馬伊琍手里,立變閑人馬大姨,一個戴著假頭套的羅子君。
主要戲份在吹牛和訓人之間游走。
先吹自己混得開,再以女懂王的姿態,張口閉口為你好,到處勸人按她說的辦。
勸偽堂弟踹了女朋友,勸堂妹別出省,再勸堂弟辭去教職,跟她出國混名堂,順便勸老同學當個好人 ……
勸完這個、勸那個,沒人比她更懂、更熱心腸,整天為別人的前途操碎心。
至于她自己的成長和脆弱,電視劇里都簡要帶過。
偶爾幾個跟男主對坐酒桌的戲份,發幾句 " 大美人也有煩惱 " 的感慨,再起來繼續說教。
我不能說馬伊琍演得不好。
她已是各大電影節座上賓,以電影圈里的女懂王姿態,指點電影、指點新人,指點女性,也指點男性。
羅子君終于活成了賀函的樣子。
但要我說她演得好,我也真是夸不出口。
我只能說,她主打的大姨風,有點真實。比小姨風真實。
小姨風從去年開始風靡全網。
代表人物是袁泉批量復制的唐晶們。
全是馬伊琍的反面。
袁氏小姨們,都聲線清淡,任何場合,能不動聲色,絕不多言語一句。
穿搭和言談一樣簡約。
西裝外套常選廓形,內搭的襯衫或毛衣,都要有寬松余量,舒適里透露出不費勁的精致。
顏色更是清淡,黑灰白里偶爾夾一件藍襯衫。
款式越淡,材質越得貴。高級質感,要從襯衣的光澤,半裙的垂度,和褲邊走線等等細節里流出。
還得健身、吃輕食。
薄肩和有棱角的下頜線,才能和極簡穿搭相得益彰。
戴珍珠項鏈就不戴大耳環,最多點綴一枚素戒指。
少即是多,貫穿小姨美學。
小姨的上半身,絕不會同時出現馬大姨的勒脖紅高齡、紅皮衣、紅嘴唇和雙層金鏈子、大粗圓耳環。
小姨當然是見過世面的,但跟大姨不一樣,不掛在嘴邊。
她們不是女懂王。不會東家長西家短,攪和別人家廚房間和衛生間里的進出口貿易。
但表妹、外甥女們遇到成長的煩惱,還是會主動找小姨拿建議。
她們總是肩負起一個家族的獨立女性啟蒙任務。
小女孩們都是從小姨這里知道,女人也可以當法醫、律師、飛行員,或任何領域的精英。
可以闖世界,可以不婚不育,過上靠錢堆出的精致生活,但賺錢只靠自己。
小姨不自吹,些微活動她點壓歲錢的手指,就讓人心服口服、心向往之了。
小姨風不一定是真實世界里的小姨,那是女孩們的理想自我投射。
有顏、有錢、有知識和品味,還生活在遙遠的北上深。
因為遙遠,所以少見。所以看到的都是體面,都是尊貴。
至于背后有沒有一把辛酸淚,不知道、不重要,都是題外話了。
我說錯了,我前面不該說小姨風不如大姨風真實。
也真實,只是沒那么貼地氣。
有多少女人到了當姨的年紀,就自動獲取發成捆的壓歲錢,比發 "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還隨意的實力呢。
相比起來,老是把自己打扮成大花蛾子,撲棱著寬大蝙蝠袖,踏著大驢蹄,腿和臀都緊繃在紅色皮褲里,褲腿一定還是喇叭口,一搖一搖,閃搖全場的馬大姨,是不是親切多了。
雖然馬伊琍自己并不見得想要這份親近感。
她十幾年如一日,在電視劇里演各種顛倒眾生的大美人。
只比劉琳小兩歲,還在劇里,抱著劉琳的肩膀,撒嬌喊三嬸呢。
也沒什么不對。
相比于絕世獨立的小姨,鮮艷且自信的大姨,不是更好接近和模仿嗎。
雖然馬伊琍總是用她的瞇縫眼和大白眼,告訴你,她并不想被你接近。
你覺得她俗啊,鬧啊,刷綠漆啊,搞不好她還以為自己就長李小冉那樣呢。
馬伊琍用一個又一個大姨風女主,向我等土老帽兒,展示了上海女人的多樣性。
什么日系、法式、北歐風,馬姐什么洋派都不愛。
原來時髦大上海,也有走傳統中式大姨風的女人。
主打一個大紅大紫,花開富貴。外表熱鬧,內里驕傲。
遠的不說,就憑馬氏大美人鄭東霓這一身身花里胡哨,都可以想象她的微信名,一定是 " 看淡人生 "" 知足常樂 " 或 " 空谷幽蘭 "。
我沒有在諷刺或批評馬伊琍,我是真誠地贊美她這種不顧人死活的自戀態度。
現代女人,從來不缺小姨的克制、內省或體面。
那是一種新的規訓。
現代女人缺的,是馬大姨那 " 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 的氣魄。
管你怎么看,大姨自有一套成熟且牢固的美學理念。
用她前同事雷佳音的話說是:
" 可不敢亂說啊 , 那都是馬伊琍老師自己上服裝店,選了好幾天選出來的衣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