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李某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近日,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人民法院對一起售假案件進行公開宣判。
【資料圖】
這是一起銷售假冒知名品牌箱包的案件,公安機關在李某、陳某等人犯罪窩點現場查獲尚未銷售的侵權商品2137件,貨值約1280萬元。一審認定被告人李某、陳某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據了解,自清城法院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三審合一”以來,由該院知識產權團隊統一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已成常態。清城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該院結合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在知識產權宣傳周開展公開宣判、侵權產品集中展示、走訪企業、專題座談會等系列活動。
公開課:侵權產品集中展
“這個‘白底七匹狼’和那個‘黑底七匹狼’哪個才是真的?”“這種床墊我們怎么分得出真假?”在人頭攢動的法治公園里,清城法院舉辦的知識產權侵權偽劣產品集中展吸引了不少市民關注。
據了解,此次活動集中陳列了近3年來清遠市知識產權案件中的11種42件侵權偽劣產品,包括床墊、爬行毯、雨傘、衣服、鞋等,在公開展列侵權偽劣產品的同時,法院干警與群眾面對面溝通,現場為群眾答疑解惑、普及知識產權相關知識。
“大家可以仔細對比兩個圖案的形狀大小、輔助標識和總體美感。”“未經同意在銷售相同商品時使用權利人的商標屬于侵權行為。”面對群眾接二連三的提問,法院干警逐一耐心解答。
“法官的解釋簡單、易懂。”“原來這也算侵權,我算搞明白了。”在一次次的交流互動中,群眾臉上紛紛露出滿意的笑容。
訪企業:把脈問診解難題
4月21日,清城法院深入轄區某制藥公司調研走訪。據了解,該制藥公司是廣東省首個中藥飲片定制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經營藥材200多個品種、600多個品規,擁有8項專利權、兩項著作權。
走訪過程中,法院干警了解了企業主營業務市場等重點工作,并記錄和梳理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經營難題,與企業探討解難題、謀發展對策。
“在中醫藥知識產權方面,我們將實行最嚴格的司法保護,嚴厲打擊侵犯中醫藥知識產權犯罪,加大保護中醫藥企業商標權、著作權和商業秘密合法權益的司法力度。”在了解到企業面臨的問題后,法院干警講解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司法政策,并在走訪過程中“把脈問診”,對公司發展提出企業合規經營、專利權著作權創新研發保護等“一攬子”建議。
清城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院將統籌知識產權保護和營商環境建設,主動對接清遠市有關頭部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司法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聚“知”慧:構建保護大格局
為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共建共享市域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4月26日,清城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工作主題座談會,清城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代表等齊聚一堂,凝聚各方“知”慧、共商保護“智”策。
“企業要爬坡過坎實現科技創新,司法的護航助力是關鍵所在。”座談會上,代表委員們十分關心司法如何保護科技創新等問題。
“司法支持企業發展、科技創新,既要健全知識產權訴訟規則,又要保護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清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房志偉回應道。他還介紹了清城法院近年來在推動知識產權訴源治理、知識產權“三審合一”和機制平臺建設等工作的開展情況。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司法與行政的深度協同。”清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代表關心的是司法與行政如何打破機制堵點進一步共同發力。房志偉表示,跨部門合作要實現機制化常態化,要避免“虛”合作“軟”共建,克服“書面”協同問題。他認為,司法與行政雙方在建立聯席會議辦公室、設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數據交換共享等方面大有可為。
房志偉表示,清城法院將主動融入和服務市域發展戰略,以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能力、著力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著力打造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全面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法治化水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