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掃地機器人作為清潔機器人的一種,其針對的目標用戶是所有家庭,其需求痛點恰恰是為了使人們從日常地板清潔工作中解放出來,它迎合了市場痛點的需求。最早的掃地機器人來源于伊萊克斯、戴森等領銜的吸塵器行業。掃地機器人目前在中國還屬于可選消費品,但在海外是強需求,每家的地板以地毯為主,徒手清潔的難度大,所以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一到兩臺吸塵器等清潔電器,成為了必選消費品。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掃地機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資料圖】
掃地機行業全景調研及發展前景投資分析
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為清潔電器中最亮眼的三大品類。吸塵器主要用來吸塵,掃地機的主要作用也是用于除塵,具備掃拖一體功能的掃地機,干濕混合垃圾暫時做不到干凈清理。洗地機集齊了“吸、拖、洗”三種功能為一體,并且具備自清潔、智能化等功能,大幅提升了清潔效率和用戶體驗。
掃地機器人是智能家居電器中的主流產品,其憑借感知技術及人工智能可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板清理工作。掃地機器人通常依靠超聲波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的共同作用,來實現自身的測距和避障功能。超聲波傳感器不受照明條件、物體顏色的干擾,可以檢測到鏡面物體、 透明玻璃、黑色物體等,同時可以擴大探測范圍,在避障、防撞時彌補激光傳感器等單一方 向檢測的局限,將超聲波傳感器布于機器人四周,可以避免只有水平面防撞的弊端,使機器 人的安全防護更加全面立體。
在清潔性能上,單一的只能完成吸塵工作的掃地機器人已經滿足不了國內用戶的需求。近70%的中國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把掃和拖都交給機器人,掃拖一體的機型就成為他們的首選。
自清潔產品對拉動掃地機整體量、額降幅收窄發揮著重要貢獻。2月自清潔產品ASP繼續回落至3550元左右,而銷量則顯現出增長彈性,這意味著前期的以價換量邏輯正在逐步兌現。在此基礎上,23年性價比新品的加持疊加低基數,該行認為3月國內掃地機能夠迎來正增長,同時也看好618行情。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16年到2021年,我國掃地機器人零售額從38.4億元增長到120.1億元,2016-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25.6%。
疫情沖擊下,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2022年1-9月,家電行業全渠道零售額同比下降6.1%,清潔電器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6.3%,清潔電器是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品類之一,其中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無線吸塵器占比分別為38.4%、29.8%和13.4%。而洗地機零售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同期,達到59億,同比增長76%;掃地機器人同比增長7%。
2022年,我國掃地機器人行業集中進一步提升。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掃地機器人行業CR3基本保持不變,CR5由2021年的88.28%提升至2022年1-10月的91.38%。
掃地機行業發展前景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張,2019 年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已達 84 億元,預計 2024 年市場規模將達 231.4 億元。規模增速方面,2020年前中國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基本保持 32%以上的增速進行擴張。
目前,智能掃地機器人產品在市場供給與需求上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一方面,隨著生活場景及商務場景的行為變化,新一代消費者對采用智能家居替代體力勞動的需求日趨迫切;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不斷給予技術產業政策鼓勵及引導,物聯網、城市化、居民消費升級以 及互聯網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智能掃地機器人快速技術革新,未來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未來,掃地機器人企業對產品功能的優化,將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掃地機器人產品的認可度,從而促進產品滲透率的提升。
掃地機銷售渠道
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掃地機作為一個能解放雙手的清潔型機器人,正在逐步占領中國市場。掃地機產業鏈上游的主要參與主體為主板、芯片、機電設備、信息器、電池及其它原材料,中端主要是各類掃地機品牌商,而下游主要是線下和線上銷售渠道。
清潔電器正成為拉動家電行業增長的新動力。據奧維云網(AVC)的數據,2021年1-11月,清潔電器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額同比增長30.7%至278億元,零售量同比增長3.1%至2656萬臺,與干衣機、集成灶、洗碗機、冷柜等一起,成為為數不多的實現同比增長的家電品類。
掃地機行業報告對中國掃地機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掃地機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掃地機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掃地機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