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雙流區小學語文教研員付建勇老師的引領組織下,開展了雙流區小學語文四年級“大單元視域下的學習內容結構化”線上專題研討活動。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學校(棠湖中學空港校區)參與了此次活動。
此次研討課共有四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學校四年級教師王歡執教第一節《“諾曼底號”遇難記》。王老師以“認知-實踐-遷移”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落實了單元語文要素,不僅注重方法的引領和遷移,也重視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整堂課定位清晰,目標明確,教學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強,獲得了教研員的高度評價。“解讀深、步驟清、任務明、方法實”為此課最大亮點,同時這節課也得到了雙流區同年級教師的高度認可。
一節好課的背后必然是個人和團隊共同的力量,也是共進共長的契機。從3月初接到要承擔區研課的任務開始,教務處就規劃了時間點、任務項。在磨課中,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學校領導親臨現場參與研討。王歡老師和該校四年級的其他老師們更是反復解讀教材,分析學情,設計教學。團隊案修改8次,課堂磨課6次。字句斟酌,精益求精,全組齊心協力,共同研討。
最讓人感動的還有王歡老師身上具備的專研精神,王老師一邊磨課一邊調整教案的筆記,數下來整整有52頁,從密密麻麻的文字中,仿佛能到王老師和該校四年級語文組團隊精研細磨的身影,他們的精神值得每個教師學習。
第二節課是由協和實驗小學的李老師執教《黃繼光》,李老師先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銜接王歡老師“精讀析法”所得,繼續引導學生“略讀習法”。
兩堂精彩的課結束以后,全區的老師在線上進行了評課議課和交流探討,雙流區教研員付建勇主任也針對四年級的大單元教學做了專題講座,引領與會教師把握教學方向。
“回看經行處,點點淡墨痕。”此次線上教研活動為雙流區四年級語文教學指點了迷津,指明了方向。循著專家的引領,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學校全體教師將積極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大單元”課程理念,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步伐。(江蕾 通訊員 吳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實驗學校,雙流區小學語文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