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探索勞動教育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巧用學校“小”課堂,活用網絡“微”課堂,破解勞動教育“單打獨斗”,拓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新形式,構建“思政+勞育”協同育人新格局。
善用社會“大”課堂,“思政+勞育”協同推進。邀請企業講師、鄉村致富能手、勞模代表、工匠大師等走進課堂,利用鮮活的元素育人;充分挖掘思政課實踐基地特征,在紅色基地建構“重走長征路”,通過徒步行動重溫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建立鄉村振興示范村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通過勞動獲得技能、磨煉意志、啟智潤心;建立企業實踐教學基地,帶領學生走進企業,樹立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改變“以教代勞、以說代勞”的現象。
巧用學校“小”課堂,“思政+勞育”有效銜接。找準思政課和勞動教育的契合點、著眼點、融合點,推動勞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效銜接,如開展經典著作讀書沙龍、使用VR技術體驗大國工匠博物館等,推動“思政+勞育”協同育人走深走實。
活用網絡“微”課堂,“思政+勞育”滴灌浸潤。及時在微平臺發布勞動教育相關話題,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依托學習通、微思政等微平臺,發布關于勞動法律、勞動政策、勞動關系等法律和政策知識要點,打破傳統課程場域限制;動態化推送勞動模范相關視頻和案例,引導學生向模范學習;利用微平臺適時舉行勞動教育相關知識競賽,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微學習方式,使勞動教育從“指尖”直抵“心尖”,破除勞動教育“娛樂化”和邊緣化的問題。
標簽: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企業講師 鄉村致富能手 勞模代表 工匠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