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造太陽”科技之謎!華陽實小學子“較量”外國專家團
2022-11-08 08:46:24 來源:四川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
1
聽新聞

最近幾天,在四川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人造太陽”成了同學們課外期間爭相討論探索的問題。


(資料圖)

為了培養華實學子的國際化視野和科學素養,在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指導下,四川天府新區科技創新和人才服務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聯合四川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邀請中國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工程師——李飛(Rafael, NIETO)攜專家團為同學們帶去一堂科普講座,講述了《工程師眼中的人造太陽—探索核聚變》,同時也了解了華陽實小215年的蓬勃發展史。

鋼鐵俠、核聚變、ITER工程

一連串“高能輸出”令專家團稱贊

面對科技工作者,同學們的內心崇拜又有些許的敬畏,課堂一開始,孩子們端正的坐在座位上,目光篤定,一步步發現這個“科技謎”一點點揭開。

“有誰看過‘鋼鐵俠’?他的電弧反應堆為他穿的裝甲提供了無限的能量,那你知道是什么能量讓他穿梭時空的嗎?沒錯!他的能量就來自核聚變能。”一個生動的舉例,讓同學們豁然開朗。

外國專家李飛老師將活動推向高潮。隨后,他向同學們科普了世界上最復雜的大科學工程之一“ITER”計劃,包括ITER的發展簡史、核聚變以及中國作為ITER項目合作成員國的貢獻和未來發展計劃。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一連串的“高能”提問更是出乎專家團的意料之外。“關于體積龐大的磁約束真空腔體托卡馬克的運輸和使用問題”、“在缺少水資源的情況下,ITER工程該何去何從”……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科學探索永無止境,許多奧秘等待他們去探索,接下來要多讀科學類的書籍,多參加科學方面的活動,用科技武裝自己,為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助力科技強國夢新區一直在行動

科教興國戰略,是構建科技強國的社會氛圍。《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中提到,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據悉,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助力科技強國夢。四川天府新區華陽實驗小學長期致力于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在2022小學科學新課標引領下創新開設AR情景教學課、指導學生做各種科學實驗、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學創新主題實踐活動和比賽。

國家超算成都中心,逍遙 攝

聚焦科技創新,完善創新策源極核功能,四川天府新區也始終在路上。目前,天府新區正著力提升原創策源能力,聚焦先進核能、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構建“2+3”實驗室體系,引進“中科系”“中核系”等國家級科研機構,落地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周勇良 攝

天府新區不斷前進的科創企業、研究院等更增添了城市的科創氛圍。市科技局(外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講堂會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灑下一粒科學的種子,埋下一個探索科學的夢想,也期待同學們現在打好學業基礎,將來能夠投身科學研究事業,成為科技強國的棟梁之才。(黃小林 通訊員 舒其明 鄧靜 駱香君 趙思琦

探索“人造太陽”科技之謎,華陽實小,學子,“較量”外國專家團

標簽: 探索人造太陽科技之謎 華陽實小 較量外國專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