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訊:青羊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同課異構研究活動在新華路小學舉行
2023-05-11 15:45:54 來源:成都市新華路小學
1
聽新聞

為進一步引領全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踐行新課標導向的教學轉型,促進學校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階段性成果驗證與推廣,探討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策略,5月9日下午,成都市青羊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同課異構研究活動在成都市新華路小學舉行。青羊區教科院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黃衛儀老師、全區道法課專兼職教師、思政課教育工作者,共5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耕·教學轉型展風采

《當沖突發生》選自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成都市新華路小學郭紅霞老師和馬莉琳老師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解讀教材,分解難點。兩位老師首先就“異構視角”進行說課,接著分別從“生活化”和“情景化”出發呈現出兩節課例。

郭老師以“融入生活”為視角,還原學生生活真實事件,通過事件的不同發展階段串連整堂課。在“生活回顧—角色體驗—思維辨析—沖突還原—時光倒流”的過程中,讓學生明沖突、知方法,真切感受“化干戈為玉帛”的美好。

馬老師則基于“創設情境”推進課堂,重點依托“情境觀察—感知沖突—查找原因—尋求方法—解決沖突”的教學思路和孩子們一起在角色扮演的體驗中,在層層深入的全班互動中,充分生成,讓學生收獲解決沖突的辦法。

兩位老師在新課標理念引領下,立足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突出問題導向,立足學生本位,關注學生問題解決的實操方法,發揮了道德與法治學科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作用。

賦能·專家解讀明路徑

黃衛儀老師高度認可了兩節研究課,他提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要基于教材,結合學情,精心設計課堂活動;突出課程特點,發掘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引導學生反思日常的道德行為,激發學生對道德品質的自我追求,最終實現學生道德價值的體現。

聯動·研思結合促新行

兩節課后,來自全區的道法教師爭相評課。兩位老師的課堂從學生生活出發,重視學生思維培養,注重體驗化教學,關注沖突問題的閉環,彰顯了本次教研活動的創生價值。

本次活動喚醒了教師在新課標引領下,變“教本”為“學本”的意識,提升了老師們的教材解析能力,更好地助推全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效研究。新時代道法教師定將朝著立德樹人的方向不斷深耕,幫助學生實現道德生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魏雅莉 通訊員 溫馨 蒲會平

成都市新華路小學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