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首批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質量優秀評價高校
首批入選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高校
首批獲批建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學校介紹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農學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學農科,是中國最早創辦四年制農業本科的高校。
>>>201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全球最佳農業大學”第9位
>>>2020年QS世界大學“農業與林業”學科排名全球第26位、內地高校第2位
>>>2019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500強
學科建設
學校設有63個本科招生專業、30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20種專業學位授予權、17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和15個博士后流動站。
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南京農業大學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農業經濟管理、公共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學等7個學科評估結果為A類(包括A+、A、A-三個檔次),其中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4個學科獲評A+,A+學科數并列全國高校第11位。
公共管理學科評估結果為A,食品科學與工程、園藝學評估結果為A-;畜牧學、獸醫學、農業工程、水產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等5個學科評估結果為B類(包括B+、B、B-三個檔次)。
學校擁有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工程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化學等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農業科學和植物與動物學進入前1‰,躋身世界頂尖學科行列,有8個學科進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擁有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和獸醫學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蔬菜學、農業經濟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等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及食品科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學校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等76個國家及部省級科研平臺。“十二五”以來,學校到位科研經費超60億元,國家基金立項數近1500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科研成果2次入選“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1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師資隊伍
學?,F有教職員工2800余人
專任教師1683人
博士生導師656人
碩士生導師1554人
兩院院士、國家特聘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8人次
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
入選國家其他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計劃140余人次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基地班
南京農業大學開設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和生物學基地班。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實行本碩博連讀、分段培養、滾動分流管理模式;生物科學(生物學基地班)實行本碩連讀培養、滾動分流管理模式。兩個基地班每年有50-60%的同學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即可直接報考。
>>>金善寶書院
“金善寶書院”是以南京農業大學首任院長命名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特區,設植物科學(農學、植保、園藝方向)、動物科學(動物生產、動物健康方向)、社會科學(農林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方向)三個實驗班。
“金善寶書院”將從當年錄取的新生中選拔成績突出、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強,且具有一定學術潛力與創新興趣的優秀學生,培養優秀拔尖創新型高素質學術人才。書院根據不同實驗班類型,前2-3學期學生按專業大類在相關學院修讀共同課程;專業分流后,由相關學院按照專業階段教學計劃進行專業培養。
>>>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014年南京農業大學獲批成為首批“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學校八個專業分別獲批為拔尖創新型和復合應用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其中拔尖創新型專業包括農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和農林經濟管理,復合應用型專業包括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園藝和食品科學與工程。
>>>草業國際班
以“理論基礎厚、科研素養好、綜合素質高、有國際化視野、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強”為目標,與美國羅格斯大學進行聯合培養,采用“2+2”培養模式,學業合格可獲得兩個學校的學位和畢業證書。
>>>本科生境外公派交流項目
學校重視推進教育國際化工作,先后與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鼓勵學生參加交流項目,通過聯合培養、交換留學、交流訪學等渠道為本科生搭建出國(境)學習平臺。
>>>本科生境內交流項目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所教育部所屬高等農業院校達成的《本科生聯合培養協議書》,學校每年選派本科生分赴其他三所高校對應專業完成為期一學年的訪學項目。
大類招生
南京農業大學2020年實施大類招生的11個專業類為: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含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生態學)、植物生產類(含園藝、園林、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茶學、草業科學)、動物生產類(含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動物醫學類(含動物醫學、動物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含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公共管理類(含土地資源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學類(含法學、旅游管理、社會學、農村區域發展、公共事業管理)、生物科學類(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機械類(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類(含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農業電氣化)
專業錄取方式(部分)
全國:
分數優先,不設專業級差。
江蘇:
(1)不設專業級差,考生進檔后,采用“等級級差”方式,對于選測科目等級為A+A+的考生加3分、A+A的考生加2分、AA的考生加1分安排專業;
(2)普通考生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AB(不限具體科目);
(3)對于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南京農業大學承諾:考生專業服從調劑且體檢符合要求,進檔不退檔。
個性化人才培養過程
>>>轉專業政策
一是全面放開在校生轉專業申請,除部分特殊類型錄取學生外,所有學生均有資格提出轉專業申請,并最多填報兩個專業志愿;二是本科生在校期間,可獲兩次轉專業機會,即在大一、大二春季學期,有意向的學生均可按照相關學院的轉專業要求提交申請;三是學校組織專家對學生的專業潛能和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學生在通過選拔后,即可進入新專業學習。據統計,近三年每年申請轉專業學生中,80% 左右均能成功轉入新專業。
>>>雙學位制度
學校制定了雙學位制度,本科學生在學有余力情況下,在主修一個本科專業之外,跨學科門類修讀另外一個雙學位本科專業,完成雙學位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學分,成績合格,在獲得主修專業學士學位前提下,經學校核準、頒發南京農業大學輔修雙學位證書。
>>>輔修制度
學校還制定了輔修制度,本科學生在學有余力情況下,在主修一個本科專業之外,輔修另外一個本科專業,完成輔修專業培養計劃所規定的全部學分,成績合格,經學校核準、頒發南京農業大學輔修專業證書。
>>>升學就業
學校一直致力于為國家農業現代化和相關行業發展輸送拔尖創新人才和高素質專門人才,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34%,其中升學、出國人數比例近40%。本科生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比例15%左右(部分專業保研比例達50%),其中近一半學生保送到985院校及科研機構。國內深造學生中超過 90% 至“雙一流”建設高校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