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為夫辭官《女駙馬》,一段比翼雙飛《天仙配》,一唱行云流水《孟麗君》……近日,剛剛畢業的安慶師范大學黃梅戲表演專業2017級學生梁穎,憑借在抖音平臺發布的黃梅戲翻唱短視頻“走紅”,獲得了50余萬“粉絲”的關注和近700萬的點贊量。
在進駐短視頻平臺之前,梁穎在校園里就已經小有名氣。作為各類歌唱比賽的常客,梁穎從平平無奇的演唱“小白”,一步步成長為學校第十四屆“十佳歌手”總冠軍。在2020年安慶市“金黃梅”黃梅戲基本功大比拼中,她憑借演繹《花開花放花花世界》斬獲了“十佳新美”稱號。
漢服、古風美人、黃梅唱腔……這些都是梁穎的“標簽”,無論在什么場合,她總能用婉轉纏綿的戲腔征服在場的每一個人,用細膩溫柔的演唱讓觀眾眼前一亮。
光鮮榮耀背后,梁穎付出了大量努力。入校時,梁穎對未來規劃很迷茫,更不用談在零基礎、零經驗、藝術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每天進行長達八小時的訓練。最開始,梁穎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唱腔,老師對她的評價也是“唱戲像唱歌”。
18歲,對于進行系統性基本功訓練的黃梅戲演員來說,已經算是“高齡”。梁穎深知自己起步晚,對她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投入百分百的精力。為了鞏固基本功,整個大學期間,梁穎幾乎每天都泡在教學樓里獨自苦練。連續不斷的壓腿、下腰、翻跟頭,成了生活常態。
學習黃梅戲的幾年時間里,讓梁穎感受最深的就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今的她已是唱念做打樣樣精通。“現在的我就想成為一名專業黃梅戲演員!”梁穎介紹,舞臺上,成熟的黃梅戲演員往往需要通過長時間、大幅度的形體動作和細致的手勢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個性特征。
雖然已畢業,但深知自己的形體動作仍然較弱的梁穎,還專門請來了形體老師進行教學。“我一直都在為了將來可以站在舞臺上表演黃梅戲而努力。”梁穎稱。
梁穎表示,粉絲量的“暴漲”也讓她更加堅定了推廣黃梅戲的信念。她想讓大家知道,黃梅戲里不單單有《女駙馬》,也有《天仙配》《牛郎織女》等曲目,黃梅戲的魅力值得更多人深入品味。
日常發布黃梅戲的翻唱視頻,每周二、周四、周六晚上為直播日,配合部分古風歌曲……為了更好地運營社交賬號,梁穎給自己定下了詳細而規律的計劃,借助直播的機會,她會為網友解答有關黃梅戲的問題。遇到自己也不清楚的問題時,梁穎不會隨意答復,她會查找資料或詢問專業老師,確認無誤后再給出答案。“黃梅戲歷史悠久,我所做的應該是給更多人普及專業知識。”梁穎說。
在今年安慶師范大學新生軍訓之際,梁穎特意前往學校菱湖校區,她佩戴著小型擴音器,為學生們清唱了一首歌曲。黃梅戲表演專業2021(1)班的謝娜在看了梁穎的表演后感慨,“我會以梁穎為榜樣,唱好黃梅戲,為傳承戲曲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梅戲應該進博物館”“黃梅戲就是瞎唱亂唱”……在梁穎走紅的同時,網上也傳來了不少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黃梅戲已經過時了,也有人抨擊她的唱腔。“如果有朝一日黃梅戲躺在了博物館,那才是一件無比遺憾的事情。”對于這些評論,梁穎一笑置之,“我們不允許大眾不知道黃梅戲真正的唱法。”
當下,網絡上存在短視頻達人因為翻唱黃梅戲“翻車”的現象,也掀起了如何權衡“流量熱度”和藝術初心的討論熱潮,梁穎認為,“我不會盲目追求流量和利益,能讓黃梅戲在當下煥發新的光彩才是我的目的,也將是我堅守的原則。”
雖然常在外地工作,但是梁穎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她希望自己可以進入安慶本地的劇團,成為職業黃梅戲演員。“黃梅戲的詞曲動作、一顰一笑,在我心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和黃梅戲的故事,其實才剛剛開始。”她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訊員 黃穎 韓菲旸 楊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