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來在書店挑選自己喜歡的地圖
允許孩子頂嘴;即便下雨打傘,也要讓孩子在外面“瘋”一個小時。武漢市武昌區教工幼兒園家長龔萌,從2015年8月至今,每天記錄家里大小寶的育兒觀察,目前已寫下40余萬字。24日,龔萌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是家長優秀才能記育兒觀察,不是記了育兒觀察就能養出優秀的孩子。我們沒有包袱也沒有期望,就是希望通過力所能及地實踐,讓孩子的人生底色更溫暖。”
家長不要急于干預沖突
龔萌的孩子云來和云晏同在武昌區教工幼兒園就讀,分別在大班和小班。“每天晚上孩子8點洗澡,8點半睡覺,然后我才去記錄觀察日記。”龔萌是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愛人則是高中數學教師。
這些觀察日記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是日常趣事,第二是心得反思。
“有一次云來和同班同學發生矛盾,二人相約互相數到10就重新做回好朋友,結果對方要求云來數到100。”龔萌告訴記者:“當時我就站在一旁,看見他數到100覺得有點委屈,本想勸勸孩子,結果他讓我‘閉嘴’,最后數完100后,兩個人又玩到一起去了。”
當天晚上,龔萌和愛人一起討論此事,認為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解決問題也有自己的方法,處理與他人的矛盾也是人生的必修課,沒必要急著去干預。
極目新聞記者在觀察日記中看到,日記講述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云來剛剛開始會說話時,有強烈的表達欲望,龔萌就用韻母結合聲母的方式,發出一些簡單的好記的話語。例如用“ABB”和“AABB”的發音引導孩子。
為了教孩子,龔萌還經常帶孩子坐地鐵認生字,云來也記住了武漢市大部分地鐵線路,包括換乘線路,龔萌只要問他,他都能回答上來。
允許孩子頂嘴 但是要有道理
在家里,龔萌是允許云來、云晏頂嘴的,但是要有道理。有一次云來喊媽媽把牙線遞給自己,龔萌沒有第一時間回應。這時候云來就說道:“如果我是你,我會第一時間把牙線拿過來,因為你是我最愛的人。”
龔萌告訴記者:“當時我很意外,孩子能夠換位思考,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愛意,但是我還是把他反駁了。”原來龔萌在思考過后,覺得要教會孩子不是什么要求都能夠被滿足。
在幼兒園的育兒分享會上,龔萌還講述了不少案例,每天兩個孩子回到家,首先是下樓“瘋”一個小時,有時候下著小雨,父母也會打著傘讓他們在外面玩,龔萌還給孩子報了體能訓練課。
一般的家長每天會給孩子講故事,但是龔萌一邊講故事一邊速記,然后讓孩子們看著這些速記,再把故事復述一遍講給自己聽。“他們看不懂的字,我就用符號表示,例如山川、河流、動物一類的,這樣他們看著我的速記筆記,不僅學會了很多漢字,也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疫情期間,云來在家還自學了鋼琴。龔萌告訴記者:“剛開始他聽到一個簡單的曲子,就在電子琴上面找相同的發音,一個音一個音地去找。直到有一天他告訴我‘媽媽,彈琴的時候我的手指忙不過來,我想學鋼琴’,于是我才給他報了鋼琴班。”
在龔萌的觀察日記里,都是兩個孩子的成長點滴。龔萌表示:“40多萬字的記錄,仿佛就在昨天,不少內容不僅是家庭趣事樂事,回過頭來看,在育兒路上也能給自己不少提醒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