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有夢想的孩子都值得尊重
2020-08-17 10:11:57 來源:深圳特區報
1
聽新聞

深圳市德邦高級中學位于龍崗區仙田路,2016年學校成立時,周邊還是一片荒蕪的雜草地,而今周邊已是高樓林立、生機盎然,恰如創校四年來德邦高中的發展。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才藝兼修”,倡導“量身定制、人人成才”,為每一個渴望成功、愿意學習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優質教育機會。

至今,德邦高中已送走兩屆畢業生。首屆畢業生黃釗騰中考入校成績極低,高考過理科重本線、超本科線105分。2020屆200多名考生,再次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鄭冰瑩、林興望高考過理科重本線,分別超本科線195分、190分,藝術特長高考100%雙達線的“強加工”奇跡。其中,音樂班重本名校(音樂學院)錄取率65%、傳媒班本科下證率高達256%(平均每人3張本科合格證)、美術班學生被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重點美院錄取、即便是首屆舞蹈班僅一名考生,也被中央民族大學錄取……孩子們用實力證明,他們并非弱者。

學校創辦人、德邦高中總校長陳明芳在高考成績放榜后感慨地說,“在我眼里,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他們只是花期遲了一點。教育的力量在于讓人擁有無限可能,只要孩子肯拼搏,學校就會敞開懷抱!”

每一個有夢想的孩子都值得尊重

“曾經的同學中,一些和我中考成績相近的,高考都沒有考到我的分數,我是個特例,因為我幸運地來到德邦高中。”林興望是德邦高中第二屆新生,因中考成績不理想遭遇滑檔。三年時間里,他雖是班級佼佼者,但成績卻忽高忽低極不穩定,老師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疫情期間,為了保證“空中課堂”復習效果,原本每周一次的家校聯系更頻繁了。學校教學主管副校長、來自江西特級高中化學教師匡英堂,作為林興望導師,密切地關注著孩子的學習情況,“興望的成績處于臨界點,響鼓要用重錘……”突然有一天,陳明芳校長收到了林興望父親的微信:“陳校長謝謝您,我很感動!匡老師幾天前給孩子發了短信、打了電話,孩子把游戲都卸載了。”

“陳校長,感謝您和孩子說的話,最后三四個月,孩子真是牟足了勁。”最終,容景琛的高考成績超本科線30多分。還有李婷婷、饒宇航、周嘉豪、劉緣、鄒書丞、張浩田、邱冰燕……每一個孩子成功都代表著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專業人才的誕生。

“今年中考考砸了,腫么辦?”“到德邦,他們會救你!”中考成績放榜,深圳一貼吧里出現了一組對話……今年,德邦高中計劃招生280人,截至目前,赴校填寫申請表人數已遠超過這一數字,陳明芳深感責任在肩。她表示,得道多助,辦學四年來,學校幫助學生,也獲得了各界幫助。學校感激全體學生的努力、家長的支持、老師的付出;感謝市、區、街道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感動于橫崗高級中學、華中師大龍崗附屬中學的資源共享、教學教研幫扶;也銘記著韓園林、劉曉明、汪繼威、吳燕、皮愛民、湯佳宏、黃孔辰、閆龍利、謝增生等一批教育專家對學校的無私幫助與指導。

開辟差異路徑幫助學生打造優勢

“德邦高中大部分學生是深戶,他們天資聰穎、富有潛能,老師們只不過找到了他們隱藏的優勢。”學校加強學科教學力量,引入一大批來自省內外的名師、強師,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開設青年教師培訓班,組織市內外學習交流,打破教師成長天花板,更通過360度保障解決教師后顧之憂。憑著真心、耐心、盡心、苦心,德邦高中打造了一條師生共進退的“統一戰線”。

為打造差異化競爭路徑,2018年德邦高中升級藝術教育,成立“國際藝術高考研究院”,下設傳媒、音樂、美術、舞蹈四大學院。優化藝術高考教育常態,真正做到專業課與文化課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高考錄取。藝術院院長周崇深為學生驕傲,“2020年高考中,藝術院學生100%雙達線,非常了不起。受疫情影響,傳媒專業課考試改為在線進行,許多考生發揮失常,但德邦高中傳媒班全員過專業本科線,人均3張本科合格證。藝術院學生還提前收獲了廣州美院、四川美院、沈陽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本科院校錄取通知書,創造了困境中的奇跡。”

“學校還鼓勵文化課高分學生開放視野,挖掘藝術潛能彎道超車,向清華美院、中央美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一流高校沖刺。”德邦高中開辟高考新賽道,創設“小語種+藝術”教育模式。轉換日語或俄語,打破英語成績天花板,系統教學結合短期突破,幫助不同階段的學生都可以完成學業轉換與課程銜接。

周崇介紹,藝術院匯集了一支擁有近40人的專業人才師資隊伍,其中6名擁有高教教師資格證,研究生學歷19名、博士生1名,皆為重點傳媒、音樂、美術及舞蹈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精準學情分析。同時還聘請知名教育專家為“智囊團”,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單招、單考、特長選拔、共建合作等多種途徑開辟升學渠道。中國高等院校青年影視藝術人才選拔基地學校,與眾多國內外知名大學建立了優質生源培養基地等讓學生們如虎添翼……在近年探索中,德邦更積極探索開展國防教育,鏈接體育生與軍校,在嚴格的軍事化訓練和管理中,磨煉意志、錘煉品格,輸送軍隊人才。

全員導師制用心和專業助力成長

“老師在、關愛在、成功在”,每間德邦教室里,這句話都格外搶眼,學生們說一看到它就特別有信心。

教育是陪伴、是相信、是支撐,德邦高中實行“導師制”,除了專業教學,每位導師還要對自己負責的5名學生實行“包干”,開展性格潛能分析、從業方向分析,把握錄取院校和專業,提供生涯規劃、升學指導等全方位跟蹤。另外,班主任還身兼數職,每天早讀、晚自習全勤陪護,直到每個夜晚把全班孩子送進宿舍,巡寢后和生活老師簽字交接才算結束一天的常規工作。

“不敢說德邦老師專業有多強,我們敢花時間陪伴學生,只要學生有需要,老師們隨叫隨到,甚至有老師半夜為學生補課。”德邦高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2019屆高三級長、地理教師李小利常駐校園,每天早6點到晚11點,風雨無阻。“德邦的學生基礎弱,但也正因如此,每一句鼓勵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這些孩子純真、懂得感恩,老師真心愛他們,不惜一切幫他們提高學業成績,走出人生低谷。”

無私陪伴中,高一級長祁紅芳老師曾教出了化學平均分龍崗區第一名的“超強戰績”、孩子們曾創造出英語單科逾130分的高分、創造了中考100多分高考上本科的“神話”、傳遞出兩名俄語考生被俄羅斯國立大學錄取的喜訊……“老師能看到孩子們眼中的光,愿意給他們信心和希望,幫他們打開智慧大門,釋放內生能量。他們不是差生,只是曾被忽視。”祁紅芳認真地說。

畢業離校那天,朝夕相處的孩子們和老師們一一擁抱才肯離開,生活老師早已哭成了淚人……入校時,曾經的不屑、不情愿都在三年時光里定格成拼搏的身影、不服輸的精神,中考的失落在他們離開德邦的一刻變成了高考后的青春飛揚。

五育并舉以教育的力量傳遞大愛

伴隨知名度提高,大批學生和家長聞訊而來。2019年,德邦高中錄取了1400多名高一新生,目前,全校48個班2400多名在校生。德邦高中在這一屆大膽實施“學院制”,開辟“女子學院”“君子學院”“藝術學院”,堅持“五育并舉”,鍛造學生氣質,培養團隊精神,探索新高考下的育人新模式。

陳明芳說,“讀書、學習牽系著無數家庭的希望。經過四年辦學,德邦高中向社會、向家長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我們堅持‘每生一套教學計劃、每生一個考試標準’,讓孩子有書讀、讀好書,有學上、上好學。”

8月10日,新一屆高三開學了,學校派出一位資深心理教師擔任高三年級長,還提前制定了高三營養菜譜,全面消殺清潔的高三獨立宿舍又響起了歡聲笑語。周崇透露,“學校早在7月放假伊始就開啟了‘空中課堂’,每天半日展開全面復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三年級教學全部從零起步,緊抓小高考,不放大高考,讓學生有機會查缺補漏,只要肯努力就能追上夢想。”

日前,還有家長驚訝地發現,德邦高中可免費接收高考復讀生。問及此事,陳校長表示,“作為新舊高考交替的一屆,復讀路將異常艱辛,如果幾張書桌就能托起孩子們的大學夢,學校愿意伸出援手,貢獻一份愛心。另外,對疫情一線人員的子女也實施免費入學。”她說,“學校唯一的期待,就是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接班人,繼續幫助他人、造福社會,把愛一直傳遞下去。”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