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將來的招生趨勢
2020-10-15 15:36:41 來源:中國網
1
聽新聞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大規模人口聚集被禁止,全球的SAT、ACT、雅思等標準化考試都被迫取消,各高校宣布暫時取消SAT/ACT要求,在情理之中。截至目前,包括8所常春藤大學在內的超過半數以上的美國大學已經明確表示,不再需要學生的標準化考試成績,加州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則宣布永久取消對標化考試SAT/ACT的要求。

簡單來說,SAT/ACT相當于中國的高考。在美國,SAT成績向來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同時也是美國名校招生錄取的最重要標準之一。然而,以前的標準化申請模式已經無法適用于“后疫情”時代,世界各高校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招生方案。

有一些學校宣布永久性取消SAT/ACT要求,例如加州大學和華盛頓大學,而美國其余高校是否會跟其步伐,統一宣布永久性取消SAT/ACT要求,暫時還不太明朗。但這一政策釋放出一個信號:以前的標準化考試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后疫情”時代,或將會被新的招生指標所取代。

那么,與之對應的中國的高考是否也會發生變化?

中國高考也受到疫情影響,延遲了一個月,相信這屆高考一定是給全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次高考之一,不只是對本屆考生,還可能會成為高考制度的一次分水嶺。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能夠比人腦“記住”更多的知識,純粹的“知識型”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可能與今天截然不同,創新能力將成為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高等教育階段需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分析能力,即通常被稱為CIA能力,也就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Independence——獨立思考能力,Analytics——分析能力。那么相對應的大學培養方式和考核方式也將不同。

傳統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高考,這種選拔人才的機制可能不再適用,考試型人才不一定具有創新能力。傳統的培養方式需要改變,尤其是在大學教育階段,需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培養的人才才不會被機器輕易替代。

誠然,標化考試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大學選拔人才的公平與公正。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高等教育的變革遲早會到來,疫情只是催化劑。

關于高等教育變革,美國率先發布了新的招生標準。哈佛大學等美國315所大學招生主任聯合發出了2021年新的招生指引。這份指引幾乎顛覆了此前的美國大學招生導向,其五大標準分別是:自我照顧、學術表現、服務和對他人的貢獻、家庭貢獻、課外活動和暑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引把自我照顧和照顧他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學術表現,尤其是分數,在錄取標準的比重大大降低了。招生官強調,學生要呈現自己在面對疫情困境時,遇到哪些學業上的困難以及是如何努力的。這更看重學生在特定的家庭生活背景下的學術表現,和對家庭、社區和他人的貢獻,更強調學生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

我們預估一下中國高考將來的招生趨勢。

首先,高考不會被取消,但是模式可能會發生改變,分數或將成為大學錄取的一個參考指標。分數依然重要,但不會像以前一樣成為錄取中心。大學入學,會更看重學生在具體的家庭和社區環境下,所體現出來的潛力。高校會綜合考量考生的高中成績、推薦信、論文、和其他能展示才華和能力的資料。

其次,高考方向也會發生變革。人工智能、主播、電競等新興行業的出現,倒逼大學開設新專業。根據《百度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等,人工智能更是排在第一位。那么語數外、理綜、文綜等傳統考試科目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人才選拔要求。后疫情時代的高考,很可能會加入新的考核科目。(責編:時暢)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