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新方案將從2021年開始實施,全省普通高中已經開始全面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日前,2020年新課標背景下北京·江蘇專家指導與交流研討會暨北京·江蘇綜合學科聽課異構評價研討會活動在揚州中學舉行。專家對揚州高中生學習新課程、新教材給予了指導。
變化:江蘇高中生將迎來“新高考”
“明年是全新的高考模式,我們作為第一屆學生,確實有一些忐忑。但是,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按部就班復習,充滿信心。”揚州中學高三學生吳蘭說。
記者了解到,2021年江蘇新高考,總分值設置為750分。考試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歷史兩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1個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所選擇的2個科目。
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每門總分150分,其中外語科目含聽力考試30分。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總分100分,其中,物理、歷史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以等級分計入總分。學生所選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其所選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必須達到合格。
據悉,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是高中學生畢業、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組成部分,其成績納入高考總分。
記者獲悉,此前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規定新課標于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這恰與江蘇省新高考方案實施時間一致。實施新課標,使用新教材,參加新高考,高中生的學習迎來新變化,這對老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專家:新課標、“新高考”這樣應對
“高中生一定要充分領會語文新課標的內涵。”北京普通教育名師研究會特聘專家、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專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張彬福說。
張彬福告訴記者,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四個方面:語文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以及必備知識。“新課標十分強調語文核心素養、語言的建構與應用。”張彬福說,而語文的關鍵能力,則指的是運用語文知識解讀問題以及體現出的邏輯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表達水平。語文必備知識方面,例如字、詞、語音、文言文知識等,高中生一定不能輕視,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綜合性、創新性的要求,新課標則更加強調語言的運用。
數學方面,北京景山學校教師王賓輝認為,新課標、“新高考”對學生的數學素養要求更高,要求學生用數學思維來理解問題,真正理解數學概念,而不是單純依靠刷題。
王賓輝說:“我認為,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高考數學考驗的是學生12年的數學素養,而不僅僅是高中階段。江蘇的高中生學習數學,課堂上一定要積極思考,將老師引入的數學概念與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講清楚數學問題。”
英語方面,北京市東直門中學教師杜思靜認為,新的背景之下,高中生學習英語,一定要獨立思考,圍繞主題語境開展學習以及文本分析。“英語學習一定要關注文本主題結構,學生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構建全局概念。”杜思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