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21年全國高考將于6月7日舉行,距離高考僅剩一個月,學生們也將進入最后的沖刺時間。多個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報名人數,今年高考招生將繼續向中西部和農村等地區傾斜。8省市將迎來新高考的首考,有怎樣的新變化?又如何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考試招生工作?
福建、湖北、江蘇、廣東、湖南、河北、遼寧、重慶等省市的高考生將迎來新高考首考。8省份采用“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江蘇省高校的綜合評價錄取招生簡章已陸續發布。綜合評價錄取,將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結果、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的特色要求等多個維度。今年,共有23所高校在江蘇試點綜合評價錄取。高校綜合評價報考除文理科要求外,少部分專業有再選科目的要求。南京醫科大學招辦主任朱智剛說:“今年新高考改革,我們對這七個專業的招生選科要求是這樣的,首選科目是物理,再選科目是化學、生物,兩門中間任選一門即可。”
在綜合評價錄取中,江蘇大多數高校提高了高考分數的權重,如南京中醫藥大學將高考成績比重從去年的55%提高到65%,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則提升到了85%。
南京大學招辦主任李浩表示:“我們將按照高考成績的85%和南大測試成績的15%,計算綜合評價成績,并依據綜評成績錄取。”
按照計劃,5月10日前,考生按高校確定的報名時間和方式報名。5月25日前,高校對考生材料進行審核,確定參加考核的考生名單。高考結束后,高校對考生進行考核。被A類高校確定為擬錄取的考生,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投檔錄取,不再參加其他任何批次的錄取。
東南大學招辦副主任張涌說:“如果確認了我們院校的志愿,高考成績達到我們的要求,被我們錄取之后,也就不會再參與后續批次的錄取。”
目前,多個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報名人數。從已公布高考人數的省份來看,高考報名人數呈上升趨勢。例如在江西,有49.5萬名考生報名參加2021年的普通高考,相比2020年增加了約3.3萬人。根據湖南省教育考試院去年12月的統計結果,湖南有56.84萬人報名2021年高考,比2020年增加了3萬人。
為鞏固脫貧成果,教育部明確2021年繼續面向農村和原貧困地區實施重點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專項計劃的實施區域、報考條件、招錄辦法等相關政策保持不變,繼續實施國家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綜合考慮生源數量及學校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狀況等因素,繼續將招生計劃增量向中西部地區和考生大省傾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形勢較為平穩,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高考考場如何防疫依然備受關注。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劉培俊表示:“希望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提前謀劃,做好預案,按照當地疫情和政策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要細化工作措施,確保關鍵場所的安全,尤其是命題試卷、考點考場、評卷等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確保廣大考生和考務工作者生命健康安全,確保高考順利平穩。”
各地陸續出臺意見,做好高考防疫工作。山東要求確保考生及考務人員無一人因考試感染疫情,考生也無一人因疫情防控耽誤考試。江西要求開展全覆蓋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訓,確保全體考生和考務人員熟知防疫知識和操作流程。安徽省要求切實做好考生和考務人員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安徽省亳州市招生考試中心副主任王巖說:“落實衛健部門為每個考點配備防疫副主考,考點設置必要的隔離考場、隔離設施,配備充足的防疫物資,落實入場體溫檢測、考場全面消毒、通風、保持間距、有序錯峰離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