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柳州市民宗委和融水苗族自治縣婦聯聯合在桂黔烏英苗寨舉辦“我教媽媽講普通話”培訓班,聘請返鄉的大中學生為輔導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部分留守婦女提供普通話培訓。
受經濟條件、地域環境等影響,在上世紀80年代,融水縣女童入學率只有20%左右。在偏遠的烏英苗寨,40歲以上的婦女幾乎都沒有上過學,語言障礙曾經是造成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語言障礙還影響著脫貧攻堅的質量。為此,當地以“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為切入點,舉辦普通話培訓,幫助烏英苗寨實現可持續脫貧。據了解,普通話培訓每周進行1至3次,為期1年。
烏英苗寨位于桂黔交界的大苗山深處,共有140戶600多人,其中100戶屬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黨鳩村,40戶屬貴州省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南岑村。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推進,烏英苗寨正在發生可喜變化,貧困戶已從2016年的92戶減少到目前的4戶。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