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彰顯青年學子擔當,為老百姓解難題
2020-08-12 09:50: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郭硯博是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生。疫情期間,他與妻子主動聯系家鄉湖南澧縣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成為一對“夫妻志愿者”。夫妻二人每天堅守在社區的各個街道小區,參與卡點值守、人員排查、防疫宣傳工作,郭硯博還主動承擔了社區居民的生活物資采購和配送任務。

同時,郭硯博組織動員學校學生社團的力量,組建了一支戰“疫”先鋒隊,在互聯網上為武漢抗疫加油打氣。

“我們的社團與武漢各個高校的社團有很多線上互動,比如街舞社會跟武漢高校的街舞社線上‘battle’;讀書社舉辦線上讀書會;口琴社共同合奏歌曲等等。”

談及主動報名抗疫工作的原因,郭硯博說,他的父親是一名基層干部,除夕前一天,父親投入到抗疫工作后就一直沒有回過家,“我也想為抗疫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得知我報名成為志愿者,父親也很支持”。

他告訴記者,在成長道路上,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封父親寫給自己的信。

信中寫道:“今后你如果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也不能大手大腳,要積極回饋社會,感恩培養你的父老鄉親”“你要永遠記住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艱苦樸素、勤儉持家、樂于助人是我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家風”“希望你認真學習知識、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

“像這樣的信還有很多,父親會不定時地給我寫信,時刻鼓勵鞭策我。”郭硯博說:“父親幾十年來為老百姓服務的熱情,讓我很崇敬。”

在他看來,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并不只是志愿服務,更是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難得的實踐機會。

“通過這次志愿服務,我更加體會到了實踐的重要性。”郭硯博說:“好的思政工作一定要接地氣,要去和人打交道,只停留在書本上遠遠不夠。”

原本郭硯博對志愿服務并不是很“感冒”,但現在他從服務他人中收獲到了別樣的快樂,他表示,以后會更多地關注和參與志愿服務。

今年高考期間,他與妻子自發到考點外,給考生和家長提供飲用水和食物,開展志愿填報咨詢等志愿服務。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和妻子的帶動下,很多親朋好友也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我們經常會在微信朋友圈發參與志愿服務的信息,很多人看到后也被激發起了興趣,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中,這讓我感到很有意義。”

明年,郭硯博將博士畢業。談到未來的規劃,郭硯博說,他希望能夠到基層去,為老百姓解難題、謀福祉,在基層發光發熱。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