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能調回家鄉工作,真是太感謝縣里實施的‘歸雁計劃’!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加倍報答縣委、縣政府對我們的關心。”近日,談到即將回鄉工作時,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老城辦事處的王飛激動地說。
王飛畢業于鄭州師范學院,2016年通過特崗招聘考入周口市扶溝縣一個鄉鎮中學,工作學校距家近70公里,每次上班都是“商水縣—周口市—扶溝縣—鎮上—學校”,一路轉車,順利時也要花上近3小時。周五放學回家,冬季到家時常常是天寒地凍、星月滿天。“父母60多歲,身患多種疾病,女兒兩歲多,正需關愛,兩地分居的生活讓我身心疲憊,其中滋味,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王飛說。
商水縣是個超百萬人口的大縣,也是教育大縣,每年有數百名師范生從全國各高校畢業。由于商水縣緊臨周口中心城區,每次省市縣招教考試,都有許多外縣市區的考生選擇商水,導致部分本縣考生為避免激烈競爭而選擇報考其他縣市區。據該縣教體局不完全統計,近10年考入外縣市區中小學校的商水籍教師有800多人。商水縣以人為本,在全市教育系統率先實施“歸雁計劃”,由組織出面,幫助在外地工作的教師返鄉團圓。符合條件的教師,通過個人申請、組織審核、面試、調動辦理,即可回鄉工作。和王飛一樣,商水縣今年實施的“歸雁計劃”有望讓208名在外地工作的商水籍教師返鄉工作,享受家的溫暖。
“要和家人團圓了,實在是太激動了。非常感謝縣委、縣政府對教師的厚愛!”韓梅老師家在商水縣郝崗鎮郝外村,2011年從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時,由于當年商水縣沒有招教機會,她只好參加了太康縣的招教考試,后在該縣五里口鄉付集小學任教。從商水縣郝崗鎮郝外村到太康縣五里口鄉付集小學,百余公里的路程,要輾轉商水縣、西華縣、太康縣三縣,轉車7次,電動車、三輪車、公交車、自行車都要坐上一遍。她家里有2個孩子,大的6歲,小的1歲,雙方父母年齡又大,她曾嘗試調動工作,無奈困難太大,只得放棄。如今,“歸雁計劃”幫她圓了夢。
為幫助已經通過面試的208名教師順利辦理調動手續,商水縣教體局聯合縣人社、編制等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所有涉及“歸雁”人員調入單位手續的審核、蓋章等業務都由縣教體局統一代辦;及時與相關縣市兄弟單位協調,懇請他們為“歸雁”人員辦理調動手續時提供方便;建立專門的“歸雁計劃”微信群,邀請教育、人社等部門人員入群,針對不同地區的“歸雁”人員進行指導,遇到問題的也可和他們直接對話,共同解決調動中的難題。
“安居才能樂業。幫助在外工作的商水籍教師回鄉任教,能進一步穩定全縣教師隊伍,提升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實現商水教育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商水縣教體局局長鄭春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