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區,搭建學生成才之路 鑄造不朽師魂
2020-09-08 16:44:41 來源:四川在線
1
聽新聞

福建,一名優秀的鄉村青年教師。自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用心工作,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勇于探索實踐。“和藹可親”,這是學生眼中的彭老師。“工作勤奮,助人為樂”,這是領導與同事眼中的彭老師。10年來,他的腳印踏遍了鳳陵的山山水水,他把愛心灑滿了村子的角角落落。提起他,學生與家長們都會親切地叫一聲--小彭老師。

扎根山區,愛心溫暖每一名學生

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彭老師兒時的夢想。2009年大學畢業后,他到離家100余里的鄉村小學任教。面對下雨就變“水泥路”的鄉村土路,面對條石砌就的教室,彭老師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難,一頭扎進教學。孩子們都喜歡上他的數學課,因為彭老師就像親人一樣關心他們。

在彭老師的抽屜里,專門放有創可貼、碘伏等。有學生不小心受傷了,他會及時處理。六年級學生胡志國午眠時突然發病暈倒,家長電話打不通,彭老師用他瘦小身體托住胡志國,在崎嶇的鄉村公路上一路顛簸,終于到達離學校8公里遠的醫院。家長趕來,握住彭老師的手,不停地感謝:“謝謝!謝謝老師!胡志國這娃能遇上您這么好的老師,真是有福啊!”

落實家訪,搭建學生成才之路

2009年十月,彭老師召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家長會。與家長的交流過程中,他了解到不少情況:哪些孩子是留守兒童,哪些孩子來自單親家庭,哪些孩子在家聽話懂事,哪些孩子家里經濟困難……自此,彭老師開始了家訪之路。

為方便家訪,彭老師積攢數月的工資買了摩托車。他堅持下班后或周末家訪,這一堅持,就是十余年。他耐心細致,不辭勞苦,家長們感激他,留他吃飯或是送些水果。他總是婉言謝絕,還幽默地說:“我要是拿了,下次就不好意思再來了。”

有一次,雨天去家訪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家訪長達兩個小時?;丶視r,天色已黑,加上“水泥路”又滑,彭老師不慎從摩托車上摔下來,膝蓋一直出血,衣服也被石頭劃破了。第二天彭老師一瘸一顛地來到學校,領導和同事都勸他休息。彭老師說:“ 周五的課很重要,周末的作業還沒布置,周末的安全我還未強調,我不放心。”

通過家訪,他和家長共同制定目標,許多孩子進步較大,也為學校收集到了很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愛心接力,改變特殊群體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關心班級里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他自己省吃儉用,資助貧困生完成學業。班上有個同學,父母離異,5歲時母親離開她,7歲時,父親外出務工,從此杳無音訊。這個同學和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家庭條件很差。因缺乏營養,個子比同齡人矮了一截,彭老師經常給予她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懷。這個孩子進步很快,她在作文中寫道:“ 謝謝您送我的新衣服和鞋子,您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無私奉獻,鑄造不朽師魂

2009年,學校因缺語文和英語教師,彭老師在擔任三年級班主任和數學教學的同時,還主動請纓,承擔起三年級的語文、英語教學任務。在他的努力下,他任教學科年年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多次在學區期末評估第一,還榮獲仁壽縣教學質量二等獎。

扎根山區、用心教育、做有“溫度”的老師,這就是師生家長眼中的彭老師。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