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不辜負幫助過自己的人
2020-09-17 08:34: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李襄,接到了母校傳來的好消息:她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

4年來,這名湖北中醫藥大學藥學專業的女大學生,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研制出一款中藥香囊自主創業,攢錢為母親治病,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

2014年9月,李襄從云南考到湖北中醫藥大學。當時,母親身患尿毒癥多年,靠透析維持生命,家人希望她以后從醫,將來治好母親的病。高考填報志愿時,她選擇了藥學專業。

靠好心人的幫助和國家助學貸款,李襄順利入學。當時在她家中,妹妹正在上學,母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每個月僅醫藥費就要幾千元,一家人靠父親務農勉強支撐。

大一上學期,班主任周士權得知,李襄媽媽病情加重,急需一筆治療費用,而當時,她家中已無積蓄。這名剛考上大學的彝族女孩,哭著找老師,想要退學。

“她成績很好,因為家庭原因輟學,實在可惜。”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條件后,藥學院的老師給李襄開出了“一劑良方”:研制中藥香囊。武漢夏天蚊蟲多,中藥香囊不僅養生,還能驅蚊,有賣點。

李襄老家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當地有佩戴香囊的傳統。老師們建議,可以嘗試研制獨具少數民族特色的中藥養生香囊。香囊制作流程不復雜,還可以兼顧學業,對李襄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研發初期,在學校老師的幫助和協調下,藥學院給李襄提供了一間實驗室和一個倉庫。為了早日研制出中藥香囊,上課以外的時間,李襄基本都在實驗室待著。

李襄向多位老師求教,不斷改進配方。甄別選取藥材,配制香囊藥方,設計包裝,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李襄的中藥香囊上市了。

李襄自制中藥香囊籌錢救母的故事在校園里傳開,愛心不斷發酵。藥學院大四學生顧逸飛等3人共同為李襄提供了1萬元“啟動資金”,并幫她開設了淘寶店。部分同學在南北食堂門口,幫她擺攤義賣。

小小的香囊,承載著李襄對母親的愛,也引發了當地社會各界對她的關注。短短幾天,李襄就賣出2000多個香囊,攢下幾千元救命錢。面對鏡頭,這個堅強的女孩數次哽咽,“謝謝各位好心人,我馬上把錢給媽媽匯過去!”

李襄說,最開始只想攢錢給媽媽治病,鑒于市場良好的反響,同學們鼓勵她創業,就和別人一起注冊成立了武漢穆清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由于資金匱乏、技術不成熟、品牌知名度不高,上市初期,中藥香囊的市場拓展一度遇到了瓶頸,銷售范圍局限于學校。

經過調查分析后,她在線上創立品牌公眾號,加大對淘寶店和微商的推廣。同時與黃家湖大學城各高校大型社團合作,在線下設銷售點講解員,闡釋產品背后的中醫養生原理,提高產品的辨識度。另一方面,公司圍繞養生保健,加大新產品研發。

“本是無憂無慮、綻放青春的年齡,生活的壓力卻讓她早早學會了擔當”。學校團委書記胡新顏一直牽掛著這個“最美彝阿妹”,團委一路幫扶,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湖北省“創青春”創業大賽金獎、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這款香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2017年,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銷售額達200余萬元。

“最艱難的時候,想到母親的病,想到有那么多人無私地幫助著自己,就沒有放棄的理由。”一路走來,這名善良的彝族女孩更加懂得感恩。2016年開始,她每月為20名貧困大學生提供兼職崗位,發放工資,“沒有同學和老師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

盡管平日里兼顧創業和學業很忙,但李襄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和同伴一起到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教那些有智力障礙的兒童制作中藥香囊,陪孩子們開展智力培訓。

畢業前的日子,李襄一度很糾結。她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母親由于透析8年,心臟二尖瓣重度關閉,醫生建議先做心臟二尖瓣換瓣膜手術,再進行腎移植。6月份在昆明做了心臟手術后,現在正處于修養階段,等待下一次的腎移植手術。

李襄想過考研,或者把母親接到武漢來治療,但妹妹明年就要高考,家中負擔很重,她選擇先工作,成為家中的頂梁柱。

今年6月,李襄回到老家,入職一家藥業公司,從事藥品銷售工作,“我要回家,去照顧媽媽”。

對于創立3年多,年銷售額達200萬元的公司,李襄將大部分的經營權交給了合伙人,自己只負責少部分線上的公司事務。

她在心里許下心愿,“在大公司努力學習先進經驗,提高工作能力,多掙錢給媽媽做換腎手術。好好生活,不辜負幫助過自己的人”。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