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首屆西安交通大學“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開班儀式在西安舉行,該“菁英班”是建行大學與高校合作打造的首個報經教育部備案、可獲得相關學歷學位的聯合培養項目。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建行大學常務副校長紀志宏,在開班儀式上分別致辭,并共同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揭牌。這一“菁英班”的開班標志著建行大學面向新金融實踐的學科教育體系正在與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體系深度融合,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新金融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張邁曾在致辭中表示,“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的三個關鍵詞是“金融、科技、菁英”。因此,必須把金融和科技交叉融合,使科技既有金融的內涵,還要突破其內涵進行拓展。“菁英”班的入學門檻比較高,進入“菁英班”的學生,要思考以后如何往前和往上發展,如何通過學習,為學校爭得榮譽,為社會做出貢獻。張邁曾對“菁英班”學生及“菁英班”的未來發展提出五點希望,第一,嚴謹學風。要有堅實的學養,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 第二,勇于創新。要把更多創新元素、創新思維貫穿到組織和學習當中,“菁英班”的學習,應該既是知識堅實的,又是思維創新的,讓它成為學生騰飛的雙翼。 第三,重視實踐。要把實踐作為與理論學習一樣重要的環節,使學生通過“菁英班”的學習既有嚴謹的理論思維的訓練,還有破解實際問題的本領。第四,做出貢獻。作為青年學子,不要因為自己的年齡輕,面對學術大咖時限制自己的思維,每個人都要做知識的英雄,創造的英雄,不要限制自己的思想,從而創造科研成果做出貢獻。第五,辦出特色。西安交大要辦出服務于我們區域所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色,要發揮自己的特長破解最需要突破的問題。
紀志宏在開班致辭中表示,大學和企業是人才供需的兩側,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探索。面向新時代,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金融的“水利設施”已經陳舊,我們需要以數字技術重修金融“水利工程”,重構經營模式和金融服務方式,這就需要大量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西安交通大學作為我國興辦最早、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是建行發起成立的“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聯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一直以來雙方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建設銀行擁有豐富的金融實踐,我們正在通過創建“愚公學院”“創業者港灣”,舉辦“創新馬拉松”大賽等一系列工作,打造一個“產學研投”深度融合的新生態。強強聯合,共建“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既是雙方深化產教融合的里程碑,又是新金融人才培養的新起點,將為建設銀行乃至整個金融行業“根植實體經濟、服務普羅大眾”的新金融實踐培育更多復合型人才。同時,也將在推進中國數字經濟、數字金融發展中,在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的力量,產生深遠的影響。紀志宏寄語首屆“菁英班”學生,希望他們向下扎根于祖國人民期待的大地,向上生長在數字智慧不斷迭代的云端,掌握最新的金融科技、增強創新創造的能力,成為具備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新金融人才,擔負民族復興的重任。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孫早、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春艷、建行大學校委辦公室副主任張秋鵬、劉東杰當天共同見證了“菁英班”啟動儀式。著名經濟學家、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博士等也參加了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黨委書記宋麗穎主持。
據悉,“菁英班”由建行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設計、共同選拔、共同培養,為輔修雙學位模式的兩年制培養項目,學生以輔修形式完成課程教學、生產實習、科創計劃、畢業設計四大環節,修滿學分后可獲輔修經濟學學士學位和相關學歷證書。“菁英班”每年面向西安交通大學在讀的理工科專業背景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學生進行招生。西安交通大學與建行大學聯合制定學生培養計劃,聯合聘請教師開設理論課程及學科前沿講座,建行大學將為每位進入“菁英班”的學生配備企業導師并提供實習實訓機會。
當天,紀志宏還應邀出席了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數字經管院長論壇”開幕式并致辭,該論壇是西安交通大學“科創月”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論壇主題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與 “新金融、新產業、新貿易”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國內多所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經管學院院長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