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外部資源力量,實現體育課程多樣化
2020-10-23 08:02: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1
聽新聞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體質關系著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家庭的幸福和個人的前途。目前,體育教育仍存在短板,“體教合一”目標急需加快步伐。

2017年,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就提出“體育+教育”理念,把體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將體育作為“五育并舉”的前提,引進“零點體育課”。通過課前一小時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和團隊合作能力,實現體育運動趣味性、參與性和鍛煉性。

我認為,體育本身即是人格教育,體育可以養德、益智、勤勞、尚美,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有所作為。

重學業輕體育

每天1小時體育課被擠壓

目前,青少年體質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突出表現為:肥胖率日趨增長,超過“安全臨界點”;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趨低;視力不良等問題依然嚴重。除了上述普遍情況外,中小學生還存在睡眠不足、情緒波動較大、運動技能和生活技能下降等情況。體育似乎成了當前教育的"掣肘之痛",現實狀況不容樂觀,“體教合一”目標急需加快步伐。

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學校體育工作存在一定問題,體育場地和器材短缺以及經費不足;家校雙方對體育運動尚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家長不愿讓孩子參加,學校不敢讓學生參加)等;二是學校、社會、家庭對體質健康缺乏認識,由于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及社會體育運動場所不足等導致學生運動量不夠、體力不足,因而造成體質下降;三是學校體育教育不能按照國家標準嚴格實施,學生正常的體育活動時間被擠占。

目前,不少中小學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視學業、輕視或者忽視體育的現象,學校體育課遠遠達不到國家要求的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標準。

體育應被列入主課

提升中高考體育比分

有了健康強壯的身體,才有能力來建設偉大的國家。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是推進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具體舉措,是增強學生體質的根本途徑,也是教育的本質回歸。

為了更好地發展體育,還是有一些建議。

首先,要把提高青少年身體健康素質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制定“青少年體育運動與體質健康促進計劃”,并作為中長期發展計劃推進落實。教育主管部門在對學校督導評價標準中應把體育成果作為考核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手段,在學校落地層面推行“學生運動技能等級標準”,建議各中小學校因地制宜,開展體育比賽、趣味體育鍛煉等多種形式,結合“體育特色項目”、課后一小時,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養成鍛煉習慣。

體育鍛煉僅僅從學校抓還不夠,建立學校、家庭、社會聯動機制才能更好地將體育鍛煉落到實處。因此,建議形成集學校體育課、學生運動競賽、課外體育活動、校外業余訓練相互協調、有機結合的體育教育訓練體系。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體育教育依然需要加大課時,實行每天一節體育課。增加專業師資、增加投入,專業化、課程化,讓體育鍛煉成為和吃飯睡覺一樣的必不可少的習慣。此外,還應把早操納入學校教育規劃,對課間操進行改革,在保留一套國家統編操的基礎上增加具有學校特點的隊列操、素質操、武術操。

更重要的是,要從教育體系到家庭教育,都要認識到體育不是教育中的副課,應成為主課。學校體育教育要有一定的考核標準,但考核標準可拓寬,提供多元化菜單式選擇。同時,拓寬中高考體育考試項目,將體育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是促進青少年體育鍛煉的有效手段,并增加體育中高考項目和分值。

引進“零點體育課”

讓孩子們愛上運動

三年前的冬天,我在連續一周巡視班級時發現,幾乎每個班每天都會有孩子缺課,記錄本上差不多是相同的原因——感冒。

一個疑問懸在心頭:“孩子們的身體素質為何變得這么差?”回憶在我任職班主任時,一直堅持和學生們一起跑步,那時孩子們極少生病。而如今,有的孩子要么瘦如豆芽,要么胖如小熊,各種疾病自然找上門來。

所以,面向未來的教育一定要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核心素養、“五育”并舉中,體育是前提。

怎么才能引導孩子們強身健體,用體育錘煉品質實現育人目標?經過學校詳盡地科研準備和研討,“零點體育課”于2017年5月在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落地。

“零點體育課”以趣味性、參與性和鍛煉性為主,體育老師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們選擇喜歡的運動類型。除足球、籃球、軟式排球、繩梯、健美操、武術等已開展的體育項目外,小學體育組共23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一項適合學生運動發展的內容,并與中國傳統游戲相結合,例如跳房子、抖空竹、蹴鞠、竹竿舞等,將體測任務和傳統游戲等內容拓展到一小時零點體育課中。

恰恰是這樣一種寬容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們開始喜歡體育課,進而形成了影響這些孩子一生的生活習慣。

借助外部資源力量

實現體育課程多樣化

除了身體素質增強以外,人大附中經開學校學生們的運動興趣漸濃,有了堅持運動的自覺性,他們甚至會自主安排飲食。其他學科的老師一致表示,孩子們的課堂注意力有所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運動中彼此幫助,互相關心,更加團結了。

此外,學校還開設了包括馬術、跆拳道、健美操等在內的十余個體育社團,對于具有良好競技潛力與天賦的學生,學校支持他們利用課后時間在專業老師帶領下進行專業化、競技化訓練。

學校體育項目百花齊放的局面業已形成,走進人大附中經開學校,歡動的綠茵場上,經開學子盡情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孩子們笑聲爽朗,舒展生命,幸福成長,成為校園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