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有更多孩子的命運需要人們去改
2020-10-23 11:44:16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八年守望圓夢人

—— 一名大學教師和她幫扶的大學生的故事

如果不是裘老師,芳世魁可能已經在工地上搬磚好幾年了,但幸運的他成為了今年全村唯一的大學新生。10月13日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新生入學報到的日子,來自貴州農村的芳世魁下了火車,抬頭一看,等待他的正是8年前那張親切而熟悉的臉龐。芳世魁的眼淚奪眶而出……

2012年,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裘海璇主動來到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黃岡村黃岡小學開展支教和調研。那時的黃岡小學條件一般,140多名學生的學校只有6位任課教師,體育設施也只有一個水泥乒乓球桌和兩個破舊的籃筐。

條件雖差,但孩子們求學的熱情一點也不缺。在諸多學生中,皮膚黝黑的芳世魁引起了裘海璇的注意。為了獎勵上課發言,裘海璇特意準備了一些小禮物分給大家,但芳世魁從來不要,“努力學習是應該做的事,這是不需要獎勵的”。

裘海璇決定去孩子家里走一走。來到芳世魁的住處,她驚呆了:老木屋子經常漏雨,十幾歲的芳世魁還沒有自己的床,不管寒冬酷暑只能打個地鋪。看著老師詫異的眼神,芳世魁牽著她的手,來到一處“精裝修”前——墻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獎狀,這是孩子的榮譽墻。

臨走前,家長的一句話讓裘海璇心里一揪。“家里實在太困難了,我們會盡力送他學習,今后實在讀不下去,只能讓他去打工了。”

就在那一刻,裘海璇決定與四年級的芳世魁結對子,資助他完成學業。

從此,裘海璇每年暑假都會去貴州,給芳世魁送去學費和學習用書。每當芳世魁長高一點,裘海璇還會寄去新衣服、新鞋子。考慮到芳世魁小學從未學習過英語,擔心他初中跟不上,英語專業出身的裘海璇為他定制了一套英語提升計劃,從最初26個字母都認不全到能夠用英語對話,芳世魁在一點一點進步。

2017年,裘海璇照例在暑假去看望芳世魁,可找遍了整個村子都不見人影。一打聽,原來為了幫家里掙錢,芳世魁跟著父親去深圳的工地上搬磚了。裘海璇焦急地打電話給芳世魁,叫他安心回來學習,錢的事情老師會幫忙想辦法。剛掛完電話,芳世魁就要求爸爸給他買火車票回家:“裘老師肯定又給我帶來了很多新知識,我想回去學習。”

這次經歷,讓裘海璇對支教有了新認識。“大山里,有更多孩子的命運需要人們去改變。”在她的牽頭下,學校成立了“啟夢支教隊”,每年都有新教師和學生加入,在黎平縣開展愛心支教活動,幾年來累計支教100余天,2.48萬余人次參與,結對貧困學生100余戶。

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外,支教活動還結合交院特點,開設了消防、旅游、酒店管理、航空等特色課程。孩子們第一次感受到大學的新奇和魅力,埋下了“讀書深造,啟迪夢想”種子。

2020年7月25日,芳世魁拿到了高考成績單——373分!離省本科線只差7分,超過專科批193分。第一時間,芳世魁激動地撥通了裘海璇的電話:“裘老師,我可以上大學了,我想報你的學校。”原來,裘海璇曾和芳世魁多次提到過學校的航空專業,芳世魁一直在心里憧憬著成為一名飛機機械師,第一志愿就填報了飛機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其實我有很多學校可以報,但我喜歡杭州,喜歡交院,喜歡那里的人。沒有他們,我現在就只能在工地打工了。”芳世魁說。

芳世魁被順利錄取,成為黎平縣黃岡村今年唯一的大學生。報到當天,裘海璇去車站迎接芳世魁,見面后兩個人緊緊相擁。芳世魁對裘海璇說,這幾年貴州脫貧攻堅,家里條件比過去好多了,這讓他更有信心完成大學里的學業。

據航空學院項目負責人介紹,學校已為芳世魁制訂了一套飛機機械師成長計劃,還有專門的環境適應計劃、勤工助學計劃、學業提升計劃,幫助他實現夢想。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