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共58名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其中除7人在特校外,其余51人均在普通中小學。10月29日,武漢市江夏區融合教育培訓暨特殊教育工作會上透露了這一信息。“今年6月,我區成立了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殘疾兒童少年進行了入學評估,僅今年就有20多名學生實現了隨班就讀,收進來還要好好教育,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多舉措并舉,提升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質量。”江夏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隨班就讀”變“隨班就坐”,是殘疾學生入讀普通中小學后面臨的尷尬。因殘疾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帶班教師常不具備特殊教育專業能力,且同時承擔著較重的常規教學工作任務,往往只能盡力讓殘疾學生乖乖坐著,做到“不打擾他人”甚至“不出事”,而難以實現“創設有利于殘疾學生和普通學生共同學習成長的良好課堂環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師說,班上有一名自閉癥兒童隨班就讀,老師們付出很多心血卻收效不大,一些普通學生的家長也反對老師將過多精力放在特殊孩子身上,日后若學習任務加重,恐怕會更艱難。
此次會議便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江夏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桂梅介紹了該校2016年起嘗試同時招收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并將部分特殊孩子編入普通班進行教學的經驗。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彭興蓬、武漢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周斌英等則指出,國家非常重視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工作,通過建設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特殊教育資源教室、配齊專業師資力量、落實對教師的激勵機制等,可以逐步實現“科學評估、應隨盡隨、尊重差異、因材施教、普特融合、提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