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教育扶貧,照亮無數學子夢想
2020-11-18 14:01:35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薄弱學校變個樣,群眾才能轉思想。”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雙泉小學曾因校舍破舊、教師流動性大等原因,新生入學人數逐漸下降。2020年市區兩級教育部門研究決定,該校加掛市教科院附屬小學牌子并由城區名校托管,“校園漂亮了,老師也能留住了”。

近年來,咸寧市教育局緊貼民生,精準施策,突出控輟保學、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全面實施教育扶貧,照亮無數學子夢想。

崇陽縣青山水庫上游的孤島上,屹立著一個需跋山涉水的尺沖教學點。學校唯一的教師王值軍反復上門勸返輟學學生,堅守庫區26年,他從這里送出去了無數學生,其中有數十人相繼考上了武漢大學等知名學府。

在精準實施控輟保學基礎上,咸寧市大力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努力消除城鎮大班額,補齊辦學條件短板。

據統計,2011—2020年,鄂南高中通過各類資助渠道累計資助學生逾萬人次,總金額超過1300萬元。

2015年以來,咸寧市教育局嚴格落實各項國家資助政策,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聯動共享信息,借助湖北省教育廳大數據平臺開展學生資助對象信息比對,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實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

“領到助學金后,我們家解決了一些生活困難,也讓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到學習上。大家的關愛把我從痛失爸爸的絕望中拉出來,我在角落,卻能觸摸到陽光。”湖北省鄂南高級中學2018屆學生小吳在作文中寫道。

咸安區張公小學學生董子暢清晰記得自己第一次上同步課堂時的情形。那是一節美術課,教師從一個謎語引入蜻蜓的主題,接著通過圖片引導孩子們觀察蜻蜓的身體結構、發現蜻蜓的美,然后教蜻蜓的畫法。這節課以后,他就喜歡上了畫畫。

與董子暢一樣,許許多多的農村孩子通過空中課堂,開闊了眼界,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聯校網教”在各縣市區迅疾推開,大批城里優秀教師走進咸寧市偏僻山村學校,幫助開齊開足薄弱學科,城鄉學生共享優質師資,助推教育均衡發展。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