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起,2020年全國冰球錦標賽在云南騰沖開幕。其中,男子組比賽將于9日展開,為了備戰(zhàn)一年一度的全國最高水平冰球賽事,來自國內(nèi)不同地區(qū)的球隊都為之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對于北京冰球隊來說也是如此。冬奧會的籌辦讓北京冰球運動發(fā)展提速不少,在過去幾屆國內(nèi)大賽中,北京冰球小將的身影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領獎臺上。
不過,2020年給冰球人制造了很多困難,年初暴發(fā)的疫情讓遠在美國學習訓練的北京隊小球員們不得不改變計劃回國。經(jīng)過半年多的調(diào)整,這些年輕人都扛了過來。“小鬼當家”的北京冰球隊已經(jīng)準備好在全國錦標賽的舞臺上一展身手了。
標簽是年輕
隊員平均年齡不足18歲
全國錦標賽對于一個項目來說有多重要,每個體育人心中都有一桿秤,作為冰球項目來說更是如此。經(jīng)歷了幾乎一整年沒有任何比賽的枯竭期之后,國內(nèi)最高水平的賽事到來了,北京冰球隊也為此積極準備了半年多時間。在過去的6個多月,這支隊伍都有哪些經(jīng)歷呢?
球隊領隊劉一君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道:“這支北京隊比較特殊,我們的人員構成主要是以在美國打球讀書的學生軍為主,也就是以‘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隊’為班底,配以7名國內(nèi)和在其他國家讀書的球員,一共22人,最大的不過18歲,最小的只有15歲。年輕就是這支球隊最顯著的標簽。”
其實,給北青報記者介紹球隊基本情況的劉一君也是年輕人,比這些小球員大不了幾歲。據(jù)了解,由于有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的任務,從2019年8月開始,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隊的小伙子們就奔赴美國開始了集中備戰(zhàn)和訓練。由于疫情的爆發(fā),冬運會推遲,加之美國方面越發(fā)收緊的政策以及日益嚴重的疫情,隊員們不得不考慮回國的事宜。在歷經(jīng)2個多月的奔波之后,他們終于健康地回到了北京。
昌平九華山莊的訓練場上,年輕人揮汗如雨的場景每天都真實上演著。為了保證他們的訓練狀態(tài),北京隊教練組也沒少費腦筋,每周甚至每天的訓練課內(nèi)容都不盡相同,而外教團隊也會適時根據(jù)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調(diào)整訓練科目,最大程度激發(fā)這些年輕人的積極性。“我們的訓練一周安排得還是很緊湊的,畢竟時間不等人,雖然剛回來的時候并不知道全國錦標賽的具體舉辦時間,但因為有冬運會以及未來其他比賽的任務,讓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隨著隊員人越來越齊,我們的訓練效果也逐漸變好,這都經(jīng)歷了一個磨合的過程。”劉一君說。
據(jù)北京市冰球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邢隺介紹,為了能夠給年輕球員們提供好的訓練條件,市冰協(xié)也和相關主管部門一起做了很多努力。她說:“我們要在保證絕對健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完成好比賽任務,從備戰(zhàn)的角度來看,年輕的北京隊球員們承受住了壓力,這讓我們很欣慰。”
學業(yè)與訓練
北京時間訓練北美時間上課
“困難當然是有的,但是包括我在內(nèi)的所有隊員都克服了。”說這話的人叫段巽絎,一個有著帥氣面龐留著長發(fā)的少年。15歲的他從2017年進到U12梯隊算起已經(jīng)為北京隊效力3年,從去年隨隊前往美國長島訓練以來,已經(jīng)開始逐漸適應這種邊學習邊打球的生活。不過,疫情的到來還是讓他們原本按部就班的備戰(zhàn)狀態(tài)出現(xiàn)了變化。
隊員們歷盡千辛萬苦回到北京后,又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如何兼顧在北京的備戰(zhàn)以及美國的學業(yè)問題?“其實最直接也是最大的考驗就是時差問題,這個我們只能自己調(diào)整。”和段巽絎一起在美國讀書的劉子豪說。的確,由于北京和紐約長島地區(qū)有12小時時差,要完成每天必須進行的在線課程,這些年輕人就必須過“黑白顛倒”的日子。具體來說,他們北京時間晚上9點開始上課,直至凌晨3點,這是每周的常態(tài)。而如果趕上課時有臨時調(diào)整,那更有可能是通宵上課。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已經(jīng)過了半年。
盡管長時間的熬夜勢必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小球員們也在努力地克服。在加拿大上學的陳愷麟說:“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必須去努力做到最好。隊里也已經(jīng)盡最大限度地給我們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我就住單人間,為的就是照顧我的起居和上課時間,所以我們沒理由不好好學習,沒理由不好好訓練。”
他的觀點也得到了段巽絎的認可:“比如有時候我們上課到3點,我就逼著自己4點之前必須睡覺,12點定鬧鐘必須起床,要不然每天的訓練沒法保證。但為了即將開始的比賽和我們以后的冰球生涯,這些都是值得的。”
北青報記者探訪期間,還偶遇了幾位家長,他們在閑暇時間就會來到位于九華山莊的訓練場地看孩子的訓練。“加入到球隊就是一份榮譽,我們心疼孩子,但也支持他們兼顧學業(yè)和訓練,所以即便是熬夜學習,那也是他們成長的一部分,在這些方面是不用監(jiān)督的。”
和他們朝夕相處在一起的劉一君,對此更有發(fā)言權,他說:“的確,這些年輕人付出了很多,他們雖然都是還在上學的大男孩,但是在疫情期間,真的很辛苦。好在經(jīng)過我們的一起努力,都挺過來了。”
半年的準備
會拼盡全力打出自己的風格
轉(zhuǎn)眼間,從6月球隊正式集結到12月參加全國錦標賽,時間正好過去半年,雖然這期間北京隊打過幾場教學賽,但畢竟和正式比賽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競技體育沒有比賽的保證是難以出好狀態(tài)和好成績的。過去這段時間里,北京隊教練組又是如何調(diào)整球員狀態(tài)的?
北京冰球隊技術總監(jiān)楊有科介紹道:“因為球隊的大部分隊員都是高中生,他們需要兼顧學業(yè)和訓練,精力有限,影響了訓練效果。再加上疫情影響,沒有比賽機會,所以即便是教練組變著花樣進行各種有針對的訓練,這些年輕人有些時候還是沒有繃起這根弦來,直到全國比賽日期的最終確定,才像給他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據(jù)了解,從球隊集結之后開始,為了讓隊員們能夠得到最好的休息,全隊的常規(guī)訓練安排在每周二至周六,一般來說都是下午進行訓練,1.5小時的冰上訓練外帶1.5小時的陸地訓練。而時間來到11月,教練組明顯發(fā)現(xiàn)隊員們的訓練熱情更高漲,原因很簡單,因為比賽要來了。楊有科說:“所以這么看,這些隊員心里還是有數(shù)的,知道什么時候是關鍵時刻,需要拿出不一樣的態(tài)度。最近3周的訓練,無論是滑行、技術還是對抗,這些層面的內(nèi)容大家完成得都很好,較之前有明顯的提升,甚至在訓練賽中都有一些‘火藥味’了。無論是教練團隊還是家長們都看在眼里,其實都是很欣慰的。”
既然是比賽就會有成績的壓力,雖然這次遠赴云南征戰(zhàn)全錦賽,北京隊并沒給這些年輕人定什么具體的目標,但當記者問到這些小球員時,大家的回應基本一致,那就是會拼盡全力,打出自己的風格。段巽絎說:“我們知道自己的水平,對手都是成年人,所以差距是有的。但比賽就是比賽,我們會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那么,球員們會不會擔心自己在身體對抗上吃虧呢?陳愷麟說:“擔心肯定是有的,但這就是冰球比賽的特點,到了場上我們是不會懼怕任何對手的,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