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昭君出塞”故事的鏤空紙雕燈、融入西蘭卡普元素的系列文具、有著“飛檐翹角”杯蓋的馬克杯、萌萌的Q版京劇紙偶、為黃梅戲《天仙配》人物角色設計的表情包……12月22日,中南民族大學“最美國潮”民族非遺文創設計周暨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在該校光谷美術館開幕。傳統文化、民族元素與時代潮流結合的文創作品,深深吸引了師生們。
大賽于今年10月開始面向校內大學生征集作品,共收到380余件投稿。中南民大美術學院院長吳海廣介紹,希望通過大賽促進學生們將專業知識和民族文化結合,并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此次共展出優秀作品115件(套),包括美術創作、視覺設計、數字媒體、手工藝設計、空間設計、民族學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等類別。學生們的設計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又融入當下生活,奇思妙想令師生們贊嘆不已。
“‘國潮’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它是中國傳統的元素、風格、符號與現代設計的碰撞,是東方美學的淋漓展現。‘國潮’也在不斷發展,走向年輕化和國際化。”美術作品《皮影故事》作者之一丘怡帆告訴記者,她和同學通過水彩畫來呈現皮影之美和皮影精雕細琢的工藝。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自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看到“國潮”之美。
研二學生張甜甜、陳進設計了一系列文創產品,不少靈感來自該校民族學博物館的藏品。其中一款“擊鼓得勝”筆,筆帽的造型和紋飾設計便受到壯族銅鼓的啟發。張甜甜介紹,壯族銅鼓經常在慶賀時敲擊,筆帽采用銅鼓造型,每次按壓筆帽開始書寫,寄寓著“旗開得勝”的祝福。
展覽將持續至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