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留鄂意愿仍強勁 平均薪資待遇穩步上升
2021-01-07 16:09:25 來源:楚天都市報
1
聽新聞

從沒有哪一個畢業季,如同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般特殊。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

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楚天都市報記者對報告進行了詳盡分析,并采訪畢業生代表和有關專家,為準畢業生和準大學生們提供參考。

線上招聘會成新常態

湖北仍是就業首選地

從各校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5所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雖受到疫情影響,但仍大體保持穩定。

線上招聘成為2020年就業工作的新常態。例如,去年上半年,武漢大學舉辦了4場線上大型雙選會、60場線上專場宣講會,還聯合北京大學等高校、機構開展了22場線上雙選會。該校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用人單位認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聘形式更加有效。

去年疫情期間,不少高校開啟“云幫就業”。例如,華中師范大學開展“云問診”,以線上晚點名、專題視頻會議等形式,與學生、家長、導師等深入交流,分析就業重點、難點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安排專業咨詢師在線解答,為有需要的畢業生提供職業選擇、簡歷診斷、求職技巧等“一對一”就業指導服務。

各校報告表明,得益于武漢戰疫迅速取得勝利,武漢、湖北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并未減弱,上述5所高校畢業生的首選就業地均是湖北省。其中,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屆已就業畢業生,選擇湖北的超過三成。其中,華中科技大學首選湖北的本科畢業生占33.91%,比2019年大幅提升6.89個百分點,首次超過廣東,躍居首位。

各高校已就業的2020屆畢業生中,研究生比本科生留在湖北的比例更大。例如,武漢大學留鄂的兩類學生占比,分別為32.6%、25.6%;武漢理工大學分別為38.84%、29.51%。專家分析認為,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武漢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對高學歷人才需求較大。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研究生留鄂比例最高,達39.4%(2976人)。其中,醫學專業畢業研究生留鄂比例超過50%。

去年入職武漢同濟醫院的張磊,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生。“我在武漢學習生活了10年,就業首選就是留在這座英雄的城市。”張磊說。這個湖南小伙表示,他要追隨老師、師兄師姐的腳步,踐行醫生的使命,和大武漢共成長。

進世界500強不稀奇

武漢理工大表現搶眼

各校報告顯示,除華中師范大學外,其他4所高校畢業生的簽約單位以企業為主,部分學校的名企就業學生比例增加。

武漢大學2020屆協議就業的7449名畢業生中,1343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占協議就業人數18.03%;1470人進入中國500強企業,占19.73%。兩項數據均比2019年有所增長。該校還有355人簽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1557人到企業就業,其中511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其中,中國建筑集團公司139人、國家電網公司40人、華為投資控股公司42人。畢業研究生方面,協議就業人數排名前50的單位,多為黨政機關、大型國企央企、國防軍工企業及信息技術企業。

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就業的比例,為40.45%;協議就業學生中,32.42%的畢業生面向世界500強企業就業。其中,中國建筑集團公司447人、華為投資控股公司225人、東風汽車公司116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86人、國家電網85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同樣能體現出學校特色。該校2020屆畢業生行業流向,集中在金融業(19.8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公共管理等。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建筑及房地產企業、通信及IT企業,也是畢業生就業熱點。

華中師范大學2020屆畢業生,依舊主要流向教育領域,占比達到73.72%,較去年同期上漲3.15%。同時,該校公費師范生就業率,仍為100%。

名校畢業生月薪普漲

華科本科生均薪萬元

雖然2020年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但5所高校調查發現,就業學生平均薪酬方面普遍有所增長。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簽約月薪平均值為10136.75元,2019年這一數據為9448.85元。其中,7001-8000元占比17.39%,8001-9000元占比12.08%,9001-10000元占比11.11%,超過15000元的占比19.32%。

武漢理工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轉正后的月均收入為7546元,月均收入超過8000元的本科畢業生占33.35%;畢業研究生轉正后的月均收入為9769元,綜合年薪15萬元以上的占比32.73%。該校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近三年逐年遞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屆畢業生月均收入為7693.15元,其中,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879.47元、畢業研究生月均收入為8279.17元。

以從事教育行業為主的華中師范大學畢業生,月均收入也呈現上升態勢。其中,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271.27元,較2019屆上漲12.94%;畢業研究生月均收入為7844.21元,較2019屆上漲2.85%。

各校數據顯示,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密切相關。

本科生考研熱度不減

留學受海外疫情影響

對比各校數據可以發現,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率明顯高于本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2020年考研熱度不減,不少未通過考試的本科畢業生決定“二戰”。

武漢大學2020屆畢業生中,繼續考研和等待出國的人數為666人,約占畢業生總數10%。該校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比例為43.07%,比2019年高出3.37個百分點。其中,選擇“雙一流”大學的比例占總升學人數的93.71%;選擇出國(境)深造的學生,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14.00%,比去年下降3.07%。其中,赴美國留學人數逐年下降,比去年減少16.95%。

華中科技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升學、出國(境)深造4039人,占比58.23%,同樣呈現國內升學占比提升、出國(境)深造占比減少的局面。

華中師范大學2020屆畢業生選擇出國(境)留學的比例也略有減少。該校調查發現,九成受訪學生表示,疫情對他們的選擇影響程度,處于“一般及以上”水平,主要體現在“人身安全”“出入境困難”“入學時間延遲”等方面。

就業故事

學生為云面試步行7小時找網

昨日,記者聯系上在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就業的王小龍。去年7月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的他,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回憶起去年的求職經歷,他感慨道:“我特別感謝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也感謝努力的自己。”

大四上學期,王小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生備考,在當年的秋季招聘中不太順利。考研成績公布后,他全身心轉入求職,但遇到了諸多難題。“由于疫情影響,幾乎所有招聘都是在線上進行。當時我在甘肅隴南老家,最大的難題是通訊,線上面試蠻困難。”王小龍介紹。去年3月,他要參加一次重要的線上面試,但村里因暴雨停電,網絡中斷。為此,他背著電腦和父親一起步行7個小時,趕到附近鎮上的親戚家,完成了這次面試。

“學校組織的線上招聘會,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很不錯。”王小龍說。據了解,華中科技大學去年共舉辦217場線上招聘會,參會單位達4260家。疫情平穩后,該校又舉辦了1378場線下招聘會。

大學老師開直播指導學生就業

“畢業是結束,也是開始。一路走來,有時會遇到沁人心脾的景色,有時也會迷路、拋錨。但不管過程如何,如今你們都已順利到達……”回憶起自己去年寫的《給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王璐依舊感慨萬千。

王璐是華中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輔導員。面對疫情與學生就業,她用“云班會”“云對話”“云問診”等方式,讓該院186名應屆畢業生找到了各自的就業方向。

由于王璐的丈夫要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于去年2月初逆行回漢。“臨近畢業,學生們很迷茫、焦慮,他們經常找我聊天。每天深夜把孩子哄睡著,我才能靜下心來處理工作,給學生答疑、修改簡歷,聯系校友、企業,和家長溝通……學生就業關鍵時期,經常要忙到凌晨一兩點鐘,手機更是24小時待機。”王璐說。

為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王璐用“云問卷”調查他們的簽約、考研、就業意向、遇到的困難等。逐一分析每個同學的情況后,她組織成立了“考研”“教師”“企業”“創新創業”“留學”五個線上小分隊,建立相應的QQ群、微信群,精準推送招聘信息,并進行指導和幫助。

她還開通了“璐姐線上小課堂”“璐姐云問診”。每晚7時到9時,是她的“就業問診”時間:分析疫情時期就業形勢,進行就業動員,提供就業建議;挖掘畢業生抗疫典型、就業典型,弘揚正能量;介紹湖北選調生、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創業政策……在王璐的直播間,不少迷茫的同學找到了方向。

“多虧了老師的幫助,我才有機會進入中建三局工作。”畢業生王杰(化名)說。他來自山東,考研失敗后一度陷入迷茫。王璐老師忙前忙后兩個月,讓他成功留在武漢就業。“我們所有同學的簡歷,王老師都幫忙修改過。她還鼓勵我們留在湖北、留在武漢就業。”王杰說。

專家聲音

別因盲目二次考研錯過就業黃金窗口

針對后疫情時期的就業新動向,記者采訪了武漢大學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就業指導與咨詢辦公室主任朱煒。

朱煒說,本科生考研人數增加,慢就業、緩就業、選擇“二戰”考研等,影響了就業落實率,也可能導致部分學生錯過就業的黃金時間窗口。“不是所有用人單位都只看重學歷。更多企業青睞基礎扎實、思維活躍、能力全面、可塑性強的優秀畢業生。”朱煒說。他建議學生根據個人職業目標,準確進行職業定位,不要盲目選擇二次考研。

朱煒表示,二次考研成功率較低,學生不僅可能浪費一年多的時間,還對重新投入求職也有不利影響。建議畢業生根據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理性預判考研成功幾率,在秋招和備考之間做出更穩妥的選擇。

2020年,研究生就業受疫情沖擊不算太大。但是,部分地方的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的招考環節增多,導致研究生簽約入職流程加長,延長了擇業期。

朱煒建議,畢業研究生要提前做好求職準備,規劃好求職高峰期的時間安排,不要等到臨近畢業才找工作。知名企業一般通過暑期實習生計劃,提前物色下一年的畢業生,所以學生要提前制作簡歷、積極實習實踐,明確求職方向,增強簡歷的針對性。

朱煒還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才觀、擇業觀,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光彩。

針對今年畢業季可能還會頻繁舉行線上招聘會的情況,武漢大學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十分重視求職者的綜合素養、專業能力、語言表達、自我認知和單位/崗位認知等,2021屆畢業生可針對性做好準備。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