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構建多樣化、現代化、高質量的學校體育體系做出了具體部署。北京市朝陽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朝師附小”)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辦學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全市首個同時擁有“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校”“北京市排球項目傳統校”稱號的素質教育示范校,探索出“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路徑。
打破常規
分層教學讓不同學生各展所長
學校體育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意見》提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在朝師附小的培養目標中,一直把“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圍繞足球、籃球、排球,開展特色課程。
朝師附小太陽星城校區把校園足球活動作為體育運動的重要抓手,開設足球基礎課程、足球拓展類課程、足球發展類課程,形成獨特的校園足球文化;西壩河校區發展籃球項目特色,將籃球納入課外一小時活動計劃中,輻射到全校各年級學生,確保籃球運動的普及推廣,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之情;本部校區開展排球運動課程化研究與實踐,每班每周至少一節排球課,充分利用一月一主題體育活動,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校級排球聯賽和排球嘉年華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升學生排球技戰術水平。
筆者了解到,為保障體育教學有效落實,朝師附小成立了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各校區設球類項目推進小組。同時,構建了“人文與交流、科學與技術、藝術與欣賞、健康與運動”四大領域,“基礎類、拓展類、個性類”三個層次的“心悅”課程體系。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主學習與練習,教師負責解決重難點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建立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更培養了學生合理分配時間的能力及其團結互助的精神品質。
“校園體育教育不同于競技比賽,首要任務是教育,其次是競技。”朝師附小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分層次教學,探索建立了體育訓練梯隊。其中,第一梯隊主要進行技術戰術訓練,保障學校球類運動的影響力;第二、三梯隊主要進行排球的基本功訓練,隨時為第一梯隊增添活力。通過這種方式,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各展所長,促進健康成長。
名師輔導
學生與體育“大咖”切磋球技
配齊配強體育教師、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是保障體育教育順利開展的必備前提。
《意見》提出,在大中小學校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筆者了解到,這些舉措在朝師附小已經落地,學生有機會和“大咖級”運動員、教練員面對面切磋球技。
筆者了解到,目前朝師附小共有18名體育教師。其中,市級骨干教師2名,區級骨干教師5名。同時,學校外聘2名足球教練、2名排球教練、1名籃球教練。為提升排球傳統特色項目質量,朝師附小長期聘請朝陽區排球協會優秀教練員定期來校指導。
在足球項目上,學校專項教師遲夢潔曾在北京女子足球隊踢球,參加過國內外不同級別足球比賽,有著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專業足球知識。退役后,進入到首都體育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后,來到朝師附小擔任足球教師。
科學訓練
從“籃球小白”到“灌籃高手”
《意見》提出,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朝師附小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出科學的訓練方法,為基礎教育階段推廣普及球類運動提供了借鑒。
以籃球運動為例,朝師附小是如何讓一名“籃球小白”逐步成長為“灌籃高手”的?據朝師附小西壩河校區體育教師介紹,剛開始,學生們對籃球比較陌生,不掌握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技能,因此訓練難度很大。“我著重從籃球知識入手,向學生們詳細講解籃球運動規則,使他們了解籃球運動特點。在課余時間,觀摩專業訓練,加深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使他們的腦海里有一個對籃球的初步印象,積累經驗。”
隨后,學校從基本運動技能入手,包括運球、傳球、接球等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和嫻熟的基礎配合,為今后在競賽中掌握主動權奠定基礎。“運球是籃球運動最基本的技能,一支球隊如果在比賽中不會運球、控制球,那么肯定會輸球。在訓練中,我首先對運球的手法進行教學。我發現學生容易錯誤地使用手腕用力,而沒有用小臂按拍球。運球時喜歡眼睛看球,球感差,因而在訓練中我安排了大量的運球練習,包括體側運球、運球急起急停、體前換手變向運球、‘之’字形以及繞‘8’字形運球,這些動作在比賽中都是比較經常使用到的技術動作。”朝師附小西壩河校區體育教師介紹說。
學生掌握了基本運動技能以后,就開始進階訓練。筆者了解到,朝師附小建立了校內籃球競賽制度,每年組織校內籃球聯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參與和展示平臺。同時鼓勵有天賦、有潛力的學生參加國家、市、區舉辦的籃球訓練營和比賽等活動,為學生提高籃球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創造條件。
亮點
足球:中英足球項目,注入足球教育新活力
2016年9月份學校引進了中英足球項目,兩名來自英國卡迪夫足球俱樂部,歐足聯B級教練走進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足球課程。課堂上雖然語言不通,但足球的文化相同,激發了更多孩子的足球熱情。
學校組織召開“中外足球對比教學研究”現場會,通過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交流,展示中英足球教師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智慧,發現彼此的教學長處,相互交流教育理念,增長教學實踐能力,拓寬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視野,提升了足球教學能力。在外教足球課程的供給中,學生對中英足球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提升了學生足球技能同時培養了學生廣博的見識。
同時學校每學年組織足球嘉年華、足球“國腳”面對面、足球文化體驗營等活動,拓展了學生對足球的認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了提升學生的足球素質,每年學校都會組織校園班級足球聯賽、校際間的聯賽,激烈的足球競賽,足球場上的拼搏,使學生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2015年獲得了朝陽區金鷹杯比賽的亞軍,2016年金鷹杯比賽的冠軍,2019年取得了金鷹杯比賽的季軍。2018年,朝師附小被評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籃球:構建籃球梯隊激發學生“各美其美”
籃球運動是朝師附小西壩河校區的教學特色之一。筆者了解到,教師合理搭配教學內容,把籃球活動寓于體育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會籃球運動的各種技能。
例如,重新設計大課間活動,開展籃球嘉年華活動,包括30米運球、花式運球、定點投籃、三步上籃等趣味游戲,讓學生樂于參與籃球運動為主的體育活動。同時,學校組織低年級籃球拓展游戲大比拼,高年級悅動籃球“三對三”聯賽,自編“籃球操”,讓學生在美妙的樂曲中舞動起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之情。
此外,學校把籃球納入課外一小時活動計劃中,開設籃球課程,輻射到全校各年級學生,確保籃球運動的普及推廣。朝師附小還構建了籃球隊梯隊,在校級層面建立女子籃球隊,制定學期和年度工作計劃,堅持正常的訓練,并建立運動員檔案,做好訓練記錄,提高訓練質量;二、三、四、五年級學生組成籃球隊二隊,著重抓好隊員的身體素質、基礎技能和基本功訓練;班級、年級也成立了籃球運動隊和拉拉隊,每年舉辦一次比賽,激發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
據悉,朝師附小獲得了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稱號,2018年獲得朝陽區中小學籃球聯賽小學女子組第四名,朝陽區第五屆“體教聯合杯”小學籃球邀請賽U10女子組第六名、U12女子組第三名。
排球:排球嘉年華吸引學生感受排球魅力
每天清晨,在朝師附小和平街本部的操場上都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矯健的身軀、靈動的步伐、準確的出球方向、果敢的判斷力,再加上教練員不時的喝彩聲、響亮的哨音聲,吸引著排球小將們努力拼搏,奮勇爭先。
學校進行排球運動課程化的研究與實踐,在1至6年級開設排球校本課程,充分利用每月主題活動,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校級排球聯賽和排球嘉年華活動,不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和提升學生排球技戰術水平。
據悉,學校每學年都會組織排球嘉年華、年級對抗賽、體育嘉年華等活動。自2016年以來,朝師附小連續召開了“悅動陽光健康成長”排球嘉年華,每次活動都會邀請一些該領域的資深人士進行指導。每位資深教練都會走到孩子們中間,為孩子們做動作示范和技術指導,學生們感受到了排球的魅力,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自主加入到排球梯隊中,進行學習與歷練。
2013年,朝師附小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史努比”杯排球聯賽女子乙B組的第二名;2015年榮獲北京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排球比賽的第七名;2015年7月榮獲全國青少年軟式氣排球夏令營小學女子乙組第四名;2018年11月榮獲北京市排球冠軍賽男子甲B組第三名;2018年朝陽區第四屆排球運動會嘉年華比賽團體第一名;2018年榮獲北京市排球傳統校等優異成績。
大家談
加入足球隊后我很開心。因為我覺得訓練項目很有趣,每次有新項目我都會很感興趣,完成新項目后還會有很多成就感,技術也會提升不少,我的防御得到了提升,速度也加快了不少。在足球隊里不僅能提高足球競技水平,還能交到不少好朋友。和他們在一起訓練我感覺很有樂趣,更有動力。成為足球隊的一員我感到很驕傲。
——朝師附小太陽星城校區三年級(2)班劉勇田
我很喜歡籃球這項運動。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不僅獲得了籃球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和老師同學的相處也十分融洽,讓我覺得非常快樂。我從一開始的運球、護球、傳球,到投籃、三步上籃,每天進步一點點。既鍛煉了身體,又有了團隊配合的意識,收獲非常大。我目前不足的地方還是護球的身體協調能力,我要繼續通過老師的教導,認真的訓練讓自己變得更好。加油!
——朝師附小西壩河校區三年級(3)班徐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