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過度營銷滋生虛假宣傳的“溫床”,更有一些機構暴雷跑路
2021-01-28 14:39:16 來源:麻辣未聞
1
聽新聞

一位“老師”同時出現在猿輔導、高途課堂、作業幫、清北網校4家在線教育機構投放的廣告中,一會兒自稱“做了一輩子數學老師”,一會兒又變身“有40年教齡的英語老師”……連日來,在線教育行業虛假營銷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影響。1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名為《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的文章,點名在線教育滋生的亂象與監管問題。1月25日,人民日報、半月談刊發評論文章,直指在線教育行業亂象。

1月22日,工信部又發布了《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1年第1批,總第10批)》(以下簡稱“通報”)。記者發現,截至目前,新東方多納、嗨學課堂、學習通、樂教樂學、彩云小譯、考蟲、一點英語、快快查漢語字典、好分數家長版、學樂云教學、兒歌點點等11款教育類APP尚未完成整改。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梳理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點名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的問題。其中,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10月,“優勝教育”被曝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教師薪資也被拖欠。12月,“學霸君”被指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眾多學生家長求告無門。

事實上,虛假宣傳的營銷亂象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折射出在線教育行業亂象,還存在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隨意修改協議、退款難霸王條款等多種亂象,以及在線教育APP內存在涉黃內容、網課變網游等違規違法問題。

網課變網游、教育APP內含涉黃內容屢被網信辦點名

2020年,在線教育獨占鰲頭,“網課”成功“出圈”,成為一眾互聯網企業追捧的對象。在線教育高曝光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資本進駐,無數玩家進場。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7月共有2.5萬家在線教育企業注冊成立,平均每天新增120家。

面對突然增多的用戶量,各大直播平臺紛紛向中小學生開放直播教學功能。聚焦帶來了高曝光,更暴露出了各個社交平臺存在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去年5月,在斗魚平臺的科技教育等欄目旁,增加了語言交友專區。該區域熱門推薦里滿屏衣著開放、搔首弄姿的女主播,直播間里聊著戀愛話題求打賞。

事實上,2020年此類事件頻發。以“教育”之名引流,令未成年人接觸不良信息的潛在風險被幾何倍放大。

央視新聞曾報道稱,在QQ群搜索頁面中輸入“學校”“網課”等字樣的時候,結果會匹配交友直播、網絡游戲等群組信息,并會對用戶進行推薦。中小學生群體在使用QQ群時很容易接觸到不良信息。

央視新聞截圖

據檢查日報報道,手機QQ中的“看點”平臺包含很多打色情擦邊球的內容。強行綁定在手機QQ中的方式也讓其無法被徹底關閉。最為突出的是包含婚姻出軌、亂倫、戀足癖等畸形愛戀內容的倫理電影,并有很多衣著暴露甚至是性暗示的鏡頭。

2020年3月未來網曾報道,視頻平臺優酷視頻app中某網校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視頻,映前廣告是一部古裝電視劇的預告,其中一對男女正在擁吻。而在頁面刷新后的廣告中,則是另一個女演員對男演員說,“根本不像偷情的男女。”

而從2020年7月開始,國家網信辦便啟動了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其中還依法查處了40多家違規、違法的在線教育平臺。還查處了如紙條app、超星學習通app、小肚皮app等存在導向不良,色情低俗等信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類APP。

在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第二批存在問題的網站中,批改網APP、阿凡題搜題APP、筆神作文APP、好分數學生版APP等4款學習類APP推送導向不良和低俗信息、4家網站平臺的網課學習欄目推送低俗信息,且存在大量直播、游戲、娛樂等與學習無關內容。

此外,國家網信辦還特別指出,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生態問題。嚴禁網課學習相關頁面推送網絡游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與學習無關的不良廣告信息。嚴打在用戶評論區、群圈等互動版塊發布淫穢色情、猥褻誘導、暴力犯罪等信息行為。深入排查處置使用低俗頭像、簽名、昵稱,發布低俗內容的賬號。嚴管以課程產品、文化交流、共享作品為包裝向未成年人傳教的信息。

2020年8月,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聯合啟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中央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對利用網課損害未成年人權益的不法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

誘導消費、隨意修改協議、退款難被中消協通報

而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也讓消費者維權愈加困難。此外,在線教育行業的“分期貸”也飽受輿論詬病。

據中消協2020年8月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教育培訓服務投訴增多,投訴集中在虛假宣傳、虛假承諾、協議條款不清晰、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付費且退款難等多個方面。

此前在未來網《DaDa英語借“升級”強制變更課程 數百名家長集體投訴》一文中報道,家長爆料該機構單方面修改合約內容,未盡告知義務,借升級軟件將主修課直接變成了名為“口語精靈課程”的口語對練課,還縮短了課程時長,令家長不滿。有法學專家稱其涉嫌虛假宣傳。

未來網在8月同時報道了《VIP陪練等多家教育機構單方面變更合同 專家:會引發行業效仿》一文,指出包括VIP陪練、七彩熊繪本等在內的教育機構,存在通過打折、返現等方式,誘騙家長超期交費或修改變更合同內容,導致家長利益受損。

2020年9月,北京市教委通報稱,繪本學習平臺大塘小魚以打卡返現金、推廣返傭金營銷誘導家長購買課程卻無法在規定時間返現,此外還未征得同意關停賬號,引發大量投訴。不少家長還反映,該平臺的宣傳語也十分激進,如“讓你輕松養出小學霸,還能順便賺到獎學金,育兒和賺錢從未如此簡單”。

過度營銷滋生了虛假宣傳的“溫床”,更有一些機構暴雷跑路。

2020年10月,優勝教育被傳出破產跑路。從2020年年初開始,全國各地持續傳來優勝教育拖欠員工薪水、學員退費困難的消息,到下半年,優勝教育資金鏈斷裂的消息爆發。

2020年的最后一天,曾經的教育四小龍之一的學霸君也沒能逃過困局,有消息稱,此次學霸君瀕臨破產是因為資金鏈斷裂,拖欠了大量教職員工的薪資。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當下在線教育運營模式存在風險。并直接點名“優勝教育”“學霸君”。

“有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占領行業主導權,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同時,自身也面臨經營風險,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鏈斷裂,企業可能迅速倒閉,造成群眾預收費無法退回,比如近期非正常停業的‘學霸君’‘優勝教育’等,損害了群眾的利益。”

此外,各級各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更是對消費者投訴較多的教育培訓機構消費投訴進行公示。

據2020年12月28日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公布教育培訓機構消費投訴公示,其中,優勝教育分公司及加盟店、英孚、澳際、華爾街英語、頤澤英語、金寶貝、鋼琴夢想家、達內時代、桔子樹、課觀天下、紅移科技等11家機構上榜。其中,優勝教育分公司及加盟店、英孚、桔子樹、鋼琴夢想家等4家機構已被公示5次。

據2020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其中,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優勝教育)存在無證辦學的問題,已經是第六次曝光,北京易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易消教育)存在無證辦學的問題,已經是第三次曝光。北京健偉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健偉教育)存在無證辦學問題,已經是第四次曝光。北京盛森天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盛森教育)存在無證辦學的問題。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規范收費退費行為。考慮到收退費糾紛解決的依據是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從根本上保障群眾的合法利益,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出臺了《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明確了當事人雙方責、權、利關系,涵蓋了培訓項目、培訓要求、爭議處理等內容,尤其對培訓收退費及違約責任作出了詳細規定,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的同時,引導培訓機構合規經營。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