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對高考的理性認知,還教育一片健康的生態
2021-02-10 09:49:35 來源:工人日報
1
聽新聞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要求各地各校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進一步規范高考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嚴禁通過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

近些年,每到高考季,不炒“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讓教育回歸理性,幾乎成了“標準流程”。教育部多次印發相關通知,明確提出不宣傳炒作所謂“高考狀元”等,教育部負責人也曾就此公開回應和強調。但這些仍然剎不住一些地方的炒作沖動。只不過禁令之下,炒作的形式和渠道都相對隱蔽,不少內容都轉到了自媒體等平臺上。

一些媒體炒作“高考狀元”的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社會的需求——人們愿意甚至迫切追求類似“高含金量”的新聞信息,期待通過對這些信息的了解、比對,掌握優質教育資源的出處、分布等,從而為享受這些優質教育資源提早進行規劃和準備。

同時,一些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為了凸顯教育政績;一些掌握優質教育資源的學校,為了繼續保持優勢、吸引優質生源,往往會有意無意配合媒體炒作,有的甚至主動聯系媒體,通過付費等模式進行自我宣傳和推廣。

而一些自媒體也可以通過追逐炒作“高考狀元”等收獲流量,加之自媒體炒作此類內容的違規成本小,于是便形成了炒作者與放消息者各取所需、各得利益的局面,客觀上導致了此類信息屢禁不絕。

因此,要讓禁止炒作“高考狀元”取得更好的效果,有關方面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比如,要從均衡教育資源、增加優質教育資源入手;要敦促地方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轉變以升學率、入名校率衡量辦學水平的落后觀念;要對諸如讓“高考狀元”騎馬游街、大肆宣傳等行為及時處理,以儆效尤;要對一些自媒體參與炒作的行為切實予以監督和處罰,讓變相炒作沒市場、沒條件、沒平臺,甚至付出高昂代價。進而言之,整個社會都應淡化對“高考狀元”的關注,增加對高考的理性認知,還教育一片健康的生態。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