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2021-02-19 11:13: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
聽新聞

前些日子,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文化學校的老師們收到了許多學生的新春祝福。“老師,我想你了。祝你新春快樂!平安幸福……”孩子們的美好祝福讓老師們熱淚盈眶。庚子年是讓人感到煎熬的一年,春節過后不久,巴塞羅那疫情便開始蔓延,考慮到學生安全,學校被迫宣布“停課”,后來開始“網上授課”。沒有想到“線下”這一“停”便是一年。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寄托著人們最美好的希望。辛丑年的春節,似乎承載著人們更多的希望。盡管沒有能夠像往年一樣,師生聚在一起載歌載舞,但今年各個班級還是舉辦了各式各樣的“云上”迎新春活動。畫“牛”寫“福”、講故事、寫作文……仍然有聲有色,充滿了歡樂。由此可見,春節已經植根于孩子們的心里了。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節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學校舉辦迎新春活動已有多年歷史,自2005年起,先后舉辦了多場大型迎新春活動。2014年,600名學子“馬年”彩妝大游行曾經震撼了巴塞羅那。而后,舞龍舞獅活動及12面大鼓的亮相也曾享譽一方,曾先后兩次赴安道爾公國演出,并多次受邀參加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和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的表演……回顧學校發展的歷史,筆者感到節慶文化“功不可沒”。2004年學校創辦之初,只有3個班級、30多個學生,老師也只有3人。到了2020年,已經發展到5個校區,學生人數超過3000名,老師逾百名。

記得最初學校舉辦文化活動時,曾有很多人感到不解,他們認為“海外中文學校就是教孩子學中文,不應該教孩子唱歌跳舞”,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同時,也向大家介紹了在海外創辦中文學校的緣由——創辦中文學校當然要教孩子們學習中文,但教孩子學習中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傳承文化。尤其對于在當地“土生土長”的華裔青少年來說,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意義更為重大,他們剛開始學習“方塊字”,會面臨較大的挑戰,文化活動則可以增加其學習中文的興趣。事實也是如此,“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興趣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在興趣中傳承文化比空乏的口號更有力量。

作為中華傳統節日,春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凝聚著海外華人的情感寄托。春節承載著滿滿的、對來年的希望。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有華人的地方,一定會有春節;有中文學校的地方,春節一定是五彩繽紛的。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