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是成都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在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學生們通過體驗紅色文化、學習垃圾分類、開展特色足球課等特殊方式,迎來了2021年春季開學的第一課。
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創辦于1919年,至今已有102年歷史。該校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有一個重要環節——體驗紅色文化。學校于2020年打造了“紅色文化體驗館”,用3D全息投影、智能制冷設備、攀巖器具,讓學生們身臨其境體驗當年紅軍爬雪山的場景,還用紡線車、煤油燈還原了紅軍在延安窯洞的真實生活場景。
“很多紅軍當時也只有十幾歲,他們穿著單薄、在那么冷的雪山攀爬,實在是太艱苦了。”四年級二班的應樺是紅色文化體驗館的志愿者。她告訴記者,通過一個學期的志愿講解,她對紅軍的故事有了更深入了解。
“這一體驗館以我國革命歷程為脈絡,用具象的布置還原真實情境,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建立真情實感。”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劉家明說,學校通過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科教育、融入校園活動、與學校歷史結合等方式,開展了不同類型的活動。“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當下。”
3月1日也是成都市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的第一天。記者在鹽道街小學的操場邊看到,在4個分類垃圾桶前,科學老師劉紅正在和四年級的同學們一起,講解四種垃圾是如何分類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已經教了一段時間了,同學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分類習慣,也在帶動家人更好地分類。”劉紅說。
在操場的另一側,體育老師龔科正在帶領五年級一班的同學上足球課。記者注意到,學生們手上都戴了一個手環。“這是運用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學生的身體情況、運動軌跡等,從而更科學地指導同學們健康運動、提高技能。”龔科告訴記者。
在鹽道街小學所在的成都市錦江區,“每天一節體育課”已實行了多年。除了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的每周3節常規體育課,鹽道街小學增設了2節特色體育課,包括形體技巧課與球類課,該校也是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課之余,學校還引導同學們運用大課間時間進行“陽光運動一小時”。“通過加強體育鍛煉,讓學生們提高免疫力,德智體美勞‘五育’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劉家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