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和農村基層“兩頭”中醫人才短缺,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群眾需要更多像張伯禮院士這樣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廣大偏遠農村地區需要更多掌握中醫適宜技術的健康守護人,這就對中醫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臧獻甫建議,要在中醫高等教育方面發力。“相信在政府統籌協調下,教育和醫療行政主管部門不斷深化協同,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中醫人才‘兩頭’短缺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緩解。”
“中醫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是一項重大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中醫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張金英、臧獻甫認為,中醫人才總體數量不足,結構性問題最突出,“結構化短缺”嚴重,人才培養結構亟須優化,高層次和農村基層“兩頭”人才短缺,中醫人才體量小,中醫教育體量則更小。
張金英、臧獻甫建議,要堅持能力導向對標勝任力,改革中醫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加大“醫教協同”政策力度,實施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深化“5+3”一體化、九年制中醫學教育改革和面向農村與社區需要的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培養模式改革。聚焦中醫人才培養目標,著力加強中醫思維培養與實踐能力、傳承創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同步提升,引導高等中醫院校開設適宜農村基層中醫需求的中醫專科專業,著重發揮中醫在預防、治療、康復上的特色優勢,補齊應急能力處置短板。同時,要加大引導,強化繼續教育,嚴格行業管理,營造人才學習培養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