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后,三星堆遺址迎來了再一次的深入調查、勘探與發掘
黃金面具、青銅人像、青銅尊、玉琮、象牙微雕、絲綢
三星堆“再驚天下”
人們將目光聚焦這些“寶貝”的同時
工作現場一群“90后”考古人
也吸引了眾人視線
他們年齡不大,責任卻不輕
此次三星堆考古發掘工作
也因他們的到來
讓眾人見識了大學“硬核”的考古實力
…………………………
在此次三星堆的聯合考古項目中
北京大學團隊主要負責8號祭祀坑的發掘工作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派出了強大的隊伍
多位畢業生分別擔任考古領隊和執行領隊主持發掘工作
還有多位本碩博學生參與記錄、采樣工作
他們在一線開展工作揮灑汗水
田野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師
也作為學術和后方支援團隊深度參與
對于考古
可不止北大的團隊前來報到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的劉槃,生于1999年12月
她所在的三號艙,有三個坑同時在發掘
擔任記錄員的她,每天都在傾聽并記錄新現象、新方法
三星堆遺址4號坑發掘人員許丹陽
每天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拿著各種小刷子小鏟子刨土挖土
他生于95年
去年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生畢業后
進入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
此次“入坑”三星堆,已經是他的第二次
在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的發掘現場
如同他們一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
不曾了解這些事
會讓不少人認為
考古
↓↓↓
“看起來挺好玩的”
“感覺能到處去游山玩水”
考古
↓↓↓
“就好像開盲盒那樣吧”
“就是敲敲打打吧”
一旦深入接觸下去
就會發現考古與原來所想完全不一樣
是一項很嚴肅的、專業性很強的工作
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理論知識
也需要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
田野考古真的不易
………………………………
考古需要過硬的學術知識和豐富經驗
這群“90后”行嗎?
千萬不要瞧不起他們
年輕團隊是考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古中,運用數字化的系統,年輕人的優勢很明顯
他們的熱情和投入
他們的朝氣和激情
都是考古中不能缺少的
不僅是在考古領域
近年來在各個領域
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
在發射場上“90后”站上了指揮崗位
在更廣闊的天地里
扎根基層的“大學生村官”
科研攻關的年輕專家
勇立潮頭的互聯網創業者
“90后”以蓬勃向上的青春生氣
參與到國家發展的主題敘事中
融入了時代進步的澎湃洪流
三星堆的考古還在持續
三星堆還將帶給我們多少“驚喜”
我們都在拭目以待
高校考古人們也在繼續揮灑汗水
他們又將讓我們發出怎樣的驚嘆
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