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之聲講述百年黨史,開展了一節有溫度的思想政治課
2021-05-21 09:13: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光影變幻的舞臺變成思想政治課講臺,藝術劇本變成紅色教材,節目主持人變成思政課教師,紅色思政課上出了“文藝范兒”。5月20日,河南省“‘百年黨史青年說’——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思政課”在鄭州師范學院開講。課堂上,大學生們以說唱、舞蹈、情景劇、豫劇等形式,穿越百年時空,用青春之聲講述百年黨史,開展了一節有溫度的思想政治課。

在這節特殊的思政課暨“百年黨史青年說”——百校青年大學生講黨史大賽上,一批經過整體設計和包裝的創意獨特、選題新穎、富有感召力的參賽作品,進行匯報展演。展演將黨史學習教育、慶祝建黨百年與思政課深度融合,臺上學生演出、思政教師串講,現場有500多名學生觀看。河南省教育廳組織各級各類高校組織收聽收看了現場直播。

活動在動感十足的說唱《他們看的啥》中活力開場。河南大學思政課教師劉嘉堯以百年黨史為主線,按照“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等篇章,串聯本次大賽中的部分精彩作品,再現建黨100周年歷程中的重大事件、人物等。

鄭州輕工業大學的《在烈火中永生》節目演繹再現重慶解放前夕革命英雄江姐不畏犧牲,在生命最后一刻繡完紅旗的愛國故事;河南工業大學節目《最可愛的人》結合情景朗誦與舞蹈,展現抗美援朝出國作戰英雄保家衛國的決心和擔當;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的《憶·1923》節目,以舞蹈形式再現192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二七”大罷工。

每個節目都與這節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思政課內容緊緊貼合,用“青言青語”的表達方式,貼近青年視角,讓思政課聽起來“新鮮”、嚼起來“有味”。作品指導教師李紅光說:“青年大學生通過參與式、沉浸式的演繹,加深對黨史上重大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能讓他們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紅色政權來之不易。”

一個個紅色故事串起“紅色歷史”。“這節思想政治課讓人眼前一亮,同學們深情演繹紅色經典片段,思政課教師點評還原歷史,讓思政課‘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可以說思政課的改革一直在路上。”在場觀眾紛紛為這堂形式創新、內容豐富的思想政治課點贊。

“百年黨史青年說”——百校青年大學生講黨史大賽由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員會、河南省教育廳、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開展,自3月24日啟動以來,共征集119所高校712件作品,內容涵蓋黨的革命史、發展史及新時代黨員的先進事跡等。經專家評審團隊評審,62所高校的100件作品進入復賽。5月1日起,100件作品在網上進行展播、投票;同時,專家評委對進入復賽的作品進行集中評審,最終結合投票結果、評委打分,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作品。

“我們鼓勵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讓思政課同頻共振有力度、跨越時空有深度、新鮮生動有黏度、春風化雨有溫度,真正入腦入心;根據青年大學生的信息接收習慣,推動思政工作聯網上線,依托公共平臺、運用視頻手段增強傳播效果。”河南省教育廳思政處處長陳凱說,“怎樣上好思政課,我們也在探索青年大學生自我教育新途徑,青年大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黨史,用年輕人的表達習慣講黨史,充分發揮青年的主體作用,讓青年引領青年、吸引青年、教育青年,最終引導青年大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責編:

精彩推送